目的论视角下《酒国》英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酒国》英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目的论 归化 异化 跨文化交流 英译 《酒国》
【摘要】:《酒国》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中,莫言以其纯熟的语言能力,把政治语言、格言谚语、、地方俚语糅合在一起,极具反讽意味和批判现实的锋芒。这本小说中含有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加之小说的文体风格多变,因此,对葛浩文翻译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它将翻译视作一种以原文为基础,由译者来进行适当操作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归化与异化是文化翻译中最重要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强调译文的流畅和通顺,而异化则注重保留原文在译入语中的异域特色。随着“文化转向”的提出,翻译不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而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因此,本论文拟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研究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酒国》翻译过程中的运用,探讨葛浩文如何利用这两种翻译策略成功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以目的论三原则为基础,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分别运用了何种翻译策略?第二,葛浩文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第三,葛浩文如何运用归化与异化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基于以上三个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归化与异化在文化负载词、明喻和暗喻、典故、成语和谚语、以及段落翻译中的运用。经研究分析发现,葛浩文在翻译《酒国》的过程中分别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目的有两方面:其一是为了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化,其二是为了照顾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与文化背景。在翻译大多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时,由于这些词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词,葛浩文会选择归化的翻译策略,以此来避免引起译入语读者的误解。而在翻译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及其他部分传统文化时,葛浩文会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保留译入语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引导译入语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总而言之,归化与异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只有在翻译过程中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成功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目的论 归化 异化 跨文化交流 英译 《酒国》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6
- 1.1 Introduction to Mo Yan and The Republic of Wine10-13
- 1.2 Introduction to Howard Goldblatt and His Translation Works13-15
- 1.3 Introduction to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5-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3
- 2.1 Studies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Republic of Wine16-17
- 2.2 Argument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17-23
- 2.2.1 Argument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West17-19
- 2.2.2 Argument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China19-23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ckground23-30
- 3.1 The Definition of "Skopos"23-24
- 3.2 The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24-26
- 3.3 Three Rules of Skopos Theory26-30
- 3.3.1 Skopos Rule26-27
- 3.3.2 Coherence Rule27-28
- 3.3.3 Fidelity Rule28-30
- Chapter Four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Wine from the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30-78
- 4.1 The Application of Domestic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Rule and Coherence Rule30-55
- 4.1.1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y-loaded Words31-38
- 4.1.2 The Translation of Similes and Metaphors38-44
- 4.1.3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s, Idioms and Proverbs44-51
- 4.1.4 The Translation of Paragraphs51-55
- 4.2 The Application of Foreigniz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Rule and Fidelity Rule55-74
- 4.2.1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y-loaded Words56-61
- 4.2.2 The Translation of Similes and Metaphors61-64
- 4.2.3 The Translation of Allusions,Idioms and Proverbs64-71
- 4.2.4 The Translation of Paragraphs71-74
- 4.3 The Purpose of Employing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74-78
- 4.3.1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74-76
- 4.3.2 The Adjustment to Target Readers' Reading Habits76-78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78-82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Thesis78-80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80-82
- References82-85
- 作者简介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珍霓;;“异化”、“归化”,联袂何妨?——对张传彪教授“对异化翻译策略的冷思考”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徐娟娟;;评傅东华译作《飘》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高凤江;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选择的理性和习性原则[J];语言与翻译;2005年04期
4 明皓;潘卫民;;异化翻译策略的符号学理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孙艳;;从文学翻译的角度论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之争在中国[J];黑河学刊;2009年01期
6 许飞;;试论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汉英文学翻译中的运用[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谭洪英;;民族中心主义对异化翻译策略的影响——由《南京!南京!》的片名翻译引发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杨铃;;文化转向影响下的归化异化翻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2年03期
9 张慧琴;异化翻译策略之动态观[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2期
10 王伟;;跨文化交际中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J];时代金融;2013年2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玉江;[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6年
2 王星;目的论视角下《酒国》英译本中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3 张艳红;异化翻译策略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丽娜;试论文化语境下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D];天津大学;2010年
5 赵坤;中国饮食名称异化翻译策略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6 郜芬;文化空白的异化翻译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7 彭婷;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原型理论阐释[D];宁波大学;2012年
8 章小荣;从跨文化传播视域谈异化翻译策略[D];西北大学;2009年
9 张启洋;异化翻译策略在陶瓷翻译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5年
10 陈伟佳;中西方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3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09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