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陌生化”手法解析——以《洛丽塔》英译汉为例
本文关键词:美学视角下文学翻译的“陌生化”手法解析——以《洛丽塔》英译汉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洛丽塔》 美学视角 文学翻译 “陌生化”手法
【摘要】:本文以美国小说《洛丽塔》的英译汉为例,从美学的视角对其在翻译过程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进行深入的解析。文章首先对“陌生化”手法进行了简要阐释,并理清了翻译过程中“陌生化”手法与“异化”翻译方法的区别,结合文学翻译理论的研究观点,以文学翻译赏析为目标,在翻译过程中从“陌生化”手法在声音意象上、诗语上的难化、结构上的延宕等方面的体现展开分析,为文学翻译赏析及评价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作者单位】: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洛丽塔》 美学视角 文学翻译 “陌生化”手法
【正文快照】: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整部作品以死囚亨伯特的自白为主,介绍了其作为一个中年男人与未成年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畸形爱情故事。该作品在二十世纪产生了很大影响,译入我国后陆续出现了多个成功译本。为了使原著的艺术特色在中文译本中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端传妹;;《洛丽塔》:多棱镜下的人性[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彭国栋;;《洛丽塔》的后现代道德反讽[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家燕;;醉心于操纵语言的魔术师——试论纳博科夫的语言技巧在《洛丽塔》中的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郑敏宇;;从《洛丽塔》的自译本反观纳博科夫的翻译观[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刘颖;《洛丽塔》营销背后的“编功”[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王昌隆;在德黑兰读《洛丽塔》[N];经济观察报;2004年
3 史国强邋孙福广;《洛丽塔》的三个译本[N];辽宁日报;2007年
4 赵武平;完整再现原著风貌[N];人民日报;2006年
5 查尔斯·麦格拉斯;悠悠50载,,《洛丽塔》惊心依旧[N];文学报;2006年
6 孙小美;做书也讲究原生态[N];中国邮政报;2006年
7 江晓原 程巍;《洛丽塔》:在文学与道德之间[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郑际根;《洛丽塔》创造了永恒[N];文艺报;2006年
9 熊哲宏;纳博科夫《洛丽塔》的“圈套”[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曲春景;贴着灵魂的叙述[N];河南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鹏;《洛丽塔》中的叙事策略解读[D];中北大学;2011年
2 衡杨;纳博科夫《洛丽塔》中的视觉消费[D];西南大学;2015年
3 温宇婷;从主人公亨伯特看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主题[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张盼;解读《洛丽塔》的后现代艺术特色[D];辽宁大学;2015年
5 丁莉;从接受美学角度论《洛丽塔》中的空白和读者再创造[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芳;浅析接受美学视角下《洛丽塔》中的不确定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程瑞琴;从经典小说到电影剧本的文体转换[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8 谭(王莹);《洛丽塔》的艺术特色[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雪峰;结构主义视角下的《洛丽塔》[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莉莎;《洛丽塔》的叙事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9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09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