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朱生豪《哈姆雷特》的审美再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30 12:10

  本文关键词:朱生豪《哈姆雷特》的审美再现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朱生豪 翻译美学 《哈姆雷特》 审美再现


【摘要】:朱生豪以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修养成就了翻译莎剧的豪举,为莎剧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国内学者对其译作研究颇丰,然而对其译本独特的美学特质却少有关注。从美学视角,以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为理论支撑,选取朱生豪经典译作《哈姆雷特》为研究对象,从语音、词语和句子三个层面系统探究朱生豪对原文的审美再现,从而补充其以形式美再现神韵的文学审美研究。
【作者单位】: 皖南医学院外语教研室;
【基金】: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2014A414)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0引言朱生豪作为莎剧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汉译者,其“译笔流畅,善于保持原作的神韵,传达莎剧的气派,译著问世以来,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1],然而朱生豪翻译艺术研究现状与其译作的翻译研究价值相比却具有高度的不对称性,尤其缺乏对朱译莎剧中美学追求的探讨和文学审美方面的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峰;;从SL-TL语域比较的角度谈翻译中的语域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童兆升;刘国忠;方英姿;陈海容;;散文翻译中“韵味”再现的层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阮玉慧;;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张辉;王俊凯;;“隐喻”在防止英语学习“石化”现象中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孙晨;;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析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移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杨敏;赵金东;;探究模式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译文优劣探究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郑燕春;;文学翻译中的风格传译问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余晓燕;;文化语用前提与翻译——以《儒林外史》杨译本为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刘明明;;浅探张谷若先生译作中的注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宋萍;;译者个性审美差异与翻译风格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志杰;文言在外汉翻译中的适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3 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高伟;文学翻译家徐志摩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杨全红;钱锺书翻译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江艺;对话与融合:余光中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冷惠玲;论译者风格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朱明海;许渊冲翻译研究:翻译审美批评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春香;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霍译《红楼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袁真;兔鸭之谜[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王丹;语言模糊性及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6 刘征清;“天人合一”与新建构认识翻译范式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周白羽;头韵翻译的补偿性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赵俭;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小说翻译[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9 张艳;小说前景化语言的认知分析与翻译策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余雅清;功能对等视角下《边城》两英译本对比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宏达;;翻译家朱生豪的诗[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2 萧文;寂寞的成功——评《朱生豪传》[J];浙江学刊;1990年05期

3 余墨;;朱生豪的词[J];读书;1990年01期

4 朱达;“纪念朱生豪诞生80周年研讨会”在沪召开[J];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02期

5 吴钧陶;;访朱生豪先生故居[J];诗刊;1990年04期

6 钱春绮;;赠存朱生豪先生故居[J];诗刊;1990年04期

7 ;朱生豪式的浪漫[J];文史天地;2002年11期

8 苏福忠;说说朱生豪的翻译[J];读书;2004年05期

9 朱宏达,吴洁敏;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的译介思想和成就[J];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杨全红;朱生豪译莎动力谈[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树钧;;论朱生豪莎剧翻译在中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2 朱安博;;朱生豪翻译的“神韵说”与中国古代诗学[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辛勤;朱生豪故居昨正式修复开放[N];嘉兴日报;2007年

2 方一戈;朱生豪的另一面[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记者 朱梁峰 实习生 李U,

本文编号:1239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39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