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茶文化英译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茶文化英译比较研究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文化都具有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和探讨价值,尤其以茶文化最为突出,在作品中多次出现关于茶文化的描写,同时也被很多作者翻译为英文版本,而Hawkes和杨宪益的翻译版本则是很多研究人士探讨的对象,本次我们也主要通过对Hawkes和杨宪益的红楼梦英译版本探究,分析其中茶文化等在目的论视角下的研究,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他们基于带给阅读者愉悦的目的,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对原著中描写的大量内容进行大胆翻译,从而能够基于原著的可读性上,扩大读者对于其更加充分的认识,不失为具有深远价值的翻译文本。
【作者单位】: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英语教研室;
【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如何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上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作品本身对于服装,饮食,茶文化等有着许多详尽的描述,对于我国古代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在很多章节中作者有很多关于茶的诗词,礼仪和器具的内容,由此可分析出作者对于茶文化颇有喜好。本文在目的论视角下对红楼梦的英译版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进;;杨宪益对《红楼梦》翻译的归化处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2 邬玲琳;;杨宪益先生的文学翻译与研究贡献[J];兰台世界;2012年34期
3 刘阳;;一代文学翻译大师——杨宪益[J];兰台世界;2013年01期
4 贾化鹏;;杨宪益翻译惯习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03期
5 李焱;;杨宪益诗歌翻译思想与方法分析[J];芒种;2014年10期
6 路晓彬;;杨宪益英译《琵琶行》中的审美感知与想象[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张晓梅;刘源甫;;影响译者顺应倾向的因素——以杨宪益《阿Q正传》英译本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黄建先;;杨宪益《长恨歌》中翻译美感浅议[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6期
9 曾素英;;杨宪益译《祝福》赏析[J];文学教育(上);2012年12期
10 陈倩;;《儒林外史》杨宪益译本中“春秋笔法”的翻译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兴人;珍视“杨宪益”们的创造性劳动[N];解放日报;2012年
2 江帆;开启灵活多样的译介方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丹莉;杨宪益《红楼梦》诗词英译的审美再现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2 王晨;翻译家杨宪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陈皙;从意象再现角度赏析杨宪益唐诗翻译[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彭文青;杨宪益文化观对其英译《红楼梦》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李碧霞;从文学文体学视角研究杨宪益《红楼梦》汉诗英译的艺术[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6 李玲;论《红楼梦》杨宪益英译本中诗歌的翻译补偿策略[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7 周静;目的论视角下杨宪益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D];西华大学;2012年
8 杨自秀;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关照下的译者翻译选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53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25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