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强制阐释”的突破之途——理论之后的审美阅读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17:24

  本文关键词:“强制阐释”的突破之途——理论之后的审美阅读策略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强制阐释 审美阅读 文学是审美的人学


【摘要】:"强制阐释"是在"理论时期"被建构并流传下来的一种"去审美化"的阅读模式,其弊端是将文学阅读的关注点引向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而忽视文学本身的重要性。为了重构文学审美阅读的主导地位,首先必须解构反本质主义的"建构论文学观",而坚守"文学是审美的人学"这一基本的文学观念。在此基础上,将始于"审美判断"关注"文学的质量"和重提"审美溶解"作为重建理论之后审美阅读的三大策略,由此克服强制阐释所造成的始于"认识判断"、忽视文学价值的差异、不能以审美为本位等几大缺陷,最终有效地突破强制阐释的困局。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13YJA751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哈罗德·布鲁姆宣称:“我们正处在一个阅读史上最糟糕的时刻”1。何出此言?在他看来,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精神分析主义等大行其道的“憎恨学派”均偏离了“审美阅读”对文学的情感性、想象性和心灵性的体悟,而更多地关注文学之外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伟;;文学运作模式概论[J];理论与创作;2007年05期

2 李裴;略论文学反映的三个基本范畴[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3期

3 韦颂;;从肖复兴作品看体育文学的价值诉求[J];芒种;2013年12期

4 谢友祥;以知识的立场领会文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12期

5 王德胜;;“后批评”时代的文学研究[J];文学前沿;2000年01期

6 刘莉;;质疑网络文学[J];艺术广角;2001年04期

7 杨希;《点击文学》读后印象[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8 陈美珍;网络文学的当下可能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黄燕妮;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秩序的新建构[J];当代文坛;2002年04期

10 钱虹;从依附“离岸”到包容与审美——关于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中澳门文学的研究述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锡球;;文学发展机制与重写文学史[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梁笑梅;;20世纪巴蜀文学地域的空间形态研究层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3 杨匡汉;;关于共和国文学——《共和国文学50年·绪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4 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马玉红;;梁实秋伦理的文学观之阐释[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郝雨;杨剑龙;葛红兵;黄惟群;杨斌华;杨扬;郜元宝;郑涵;凌寒;;“微”阅读泛滥文学何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8 刘纳;;沈雁冰在“五四”时期的理论功绩[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9 张子良;;文学本质与价值观念——评程麻《文学价值论》[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 谭旭东;文学,变化中求发展[N];人民日报;2010年

2 孙丽梅;逆市勃兴的英国文学节[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3 安静;对“文学死了”的有力反驳[N];中国文化报;2012年

4 翁贝托·艾柯;文学世界的各种狂症[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5 特邀嘉宾 铁凝 王力平 陈超 关仁山 吕新斌;新世纪,河北文学的姿态[N];河北日报;2001年

6 杨扬;一个人的观感:2006年度的上海文学[N];文汇报;2007年

7 洪兆惠;谁还在意文学[N];辽宁日报;2008年

8 赖大仁;当今文学究竟缺什么[N];文艺报;2009年

9 于文秀;手机文学现象:午后茶点与后文学景观[N];文艺报;2009年

10 李万武;到文学好人堆里亮相[N];文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冠生;走进被遮蔽的文学游戏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康凯;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研究(1899-1949)[D];苏州大学;2012年

3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4 王宗杰;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志强;知性探求者:龙瑛宗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湘琳;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陈刚;北碚文化圈与194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问津;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转换与互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英;网络文学与文学难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相岚;三\鑫难Г摔堡胨叫瑯à巫髌费芯縖D];河北大学;2015年

4 简思香;建构主义文学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唯希;中国当代玄幻文学的文化身份特点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6 邢向楠;重评五四女作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曹艺;论北杜夫文学中的幽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杨蕾;现实的政治与文学的政治[D];吉林大学;2004年

9 李月;文学经典的命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鲁彩苹;文学媒介革新与传统文学的新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05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05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