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事件化”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本文关键词:作为“事件化”的“审美意识形态论” 出处:《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就近十多年来文艺学界的学术论争而言,关于文学属性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争议应该算是一个热点。但就学术论争的局面来看,这个问题似乎越争越迷。然而,如果我们将其视为一个特定的"文化事件"来看待,即在对"审美意识形态"假说产生的前后语境予以"事件化"的描述,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的诸多问题,这或许有助于弄清楚"审美意识形态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60057)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1200405031130022)
【分类号】:I01
【正文快照】: 在近十多年国内的文学理论研究与文学观念的学术争论中,以童庆炳、钱中文等学者为代表的关于文学本质属性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受到了来自多方的质疑与辩难,并引发了学术界关于这一假说的学术讨论热潮。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关于这一话题的争议文章竟达数百篇之多,且从这些撰写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1期
2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J];文艺研究;2006年08期
3 高文强;;从生成语境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理限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李永新;;对近年来“审美意识形态论”论争的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5 吴子林;;批评何为?学术何为?——兼论“审美意识形态论”[J];艺术百家;2007年01期
6 陈士部;;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个问题[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马建辉;;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与冯宪光教授商榷[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李育红;;当前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争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王元骧;;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反思[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童庆炳;;实践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结合的中介——对近期“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的三点回应[J];文化与诗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辉;;中国传统与实际效果:理解文学意识形态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两个视角[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董学文;马建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献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徐珂;;文艺审美意识形态论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生琳;;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表现看“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不合理性[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张卫霞;;文学:多因素有机统一的社会性创造活动[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7 刘根生;;创新中的疑窦——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几点质疑[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8 杨颖;;关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一点思考[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董学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说与文学本质问题——兼及“审美意识形态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李志宏;;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清凉;多声部“合唱”中的迫问与还原[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蒙丽静;审美意识形态论:蕴涵张力与平衡[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晓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质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D];西北大学;2009年
2 凯星;当代中国文艺学教材体系建构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杜洪利;文学与政治关系论[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16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1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