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葛浩文的翻译诗学——以《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的歌谣为例
本文关键词:浅析葛浩文的翻译诗学——以《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的歌谣为例 出处:《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翻译诗学角度,通过对《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中的歌谣部分进行阐析,发现葛浩文以忠实为前提,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诗学特征以呈现中国式的韵味;同时使用美国社会主流诗学追求的精确而有逻辑性的表达,重构译文,最终实现翻译的创造性忠实。
【作者单位】: 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诗学,这一文学创作价值理论,最早由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他认为创作实践的目的与价值存在于作品中。梅肖尼克定义诗学为“关于作品价值与意蕴的理论”[1]。勒菲弗尔提出诗学形态是关乎译者的文化环境[2]6。他认为“诗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文学手法、文体、主题、原型人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淑芳;;浅议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角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2 彭娟;;文学翻译中“信”与“达”的实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3 张晓雪;;翻译之计,在于平衡——谈文学翻译的策略抉择与调和[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2年02期
4 周亮亮;彭辰宁;;文学翻译中的忠实与对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陆晓燕;;浅议音乐指挥与文学翻译之共性[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 张建英;梁琼琳;;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再现与文化误导——以Robinson Crusoe两个译本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7 董金平;;《文学翻译比较美学》评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冯宇玲;齐艳;;评价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翻译等效研究[J];芒种;2014年12期
9 白玉红;;文学翻译中翻译补偿问题探讨——兼评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中译本中的翻译补偿[J];考试周刊;2009年07期
10 张道振;;文学翻译标准的多元化思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丛滋杭;;论文学翻译的复杂性[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4 刘静;;女性主义框架下的《水浒传》翻译研究(英文)[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宏印;;文笔、译笔与翻译笔法[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侯雪莉;文学翻译中的自译策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万茜茜;前景化理论关照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个中译本的比较[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熊梦雨;浅析修辞翻译-《视野》翻译报告[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4 代行;《三角洲婚礼》(第1-2章)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24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324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