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红楼梦》霍克斯译本的对联翻译研究
本文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 《红楼梦》 对联翻译 意义相符 功能相似 出处:《中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对联是中华文化中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一项艺术结晶。对联,俗称“对子”或“联语”,包括上下两联。上下两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严格的说,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还要词性相同、平仄相反。对联还有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广泛的用途。总之,对联因形式工整、音韵和谐、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的特点,长期以来都是雅俗共赏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一种文学形式。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对联的翻译也成为专家学者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内容。但是,也正是因为对联的这些特点,使得对联的翻译成为翻译界的一个大难题。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囊括了我国传统文学的几乎所有的文学形式,其中就包括一百多付对联。这些对联除了少数几付假拟清客之口所做之外,不但与故事情节发展紧密相关,而且题材广泛,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通过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角研究《红楼梦》霍译本中的对联翻译。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以符号学观点为基础,其核心内容可以总结为:世界由符号组成,所有的符号都有意义,而翻译就是将符号的意义从一种语言传达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翻译过程应该不仅考虑到上下文的小环境,而且应该放到文化和社会的大环境里。我国的陈宏薇教授提出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翻译标准,即“意义相符,功能相似”。本文尝试以这一标准研究和评估《红楼梦》霍译本中的对联翻译。一方面,本文采用莫里斯的语言符号意义三分法来具体研究《红楼梦》霍译本中的对联的“意义相符”情况,即语言符号学从意义、句法和语用三方面分为语义学,语形学和语用学三个部分,相应的,一个语言符号承载着三种意义:(1)指称意义,指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意义;(2)言内意义,指同一文本或同一语言系统中符号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意义;(3)语用意义,反映的是符号与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的意义。另一方面,本文采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个纯理功能来评估《红楼梦》霍译本中的对联翻译的“功能相似”情况,即韩礼德认为语言必须得放在文化和社会的背景中,语言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语义系统,而语义系统又是功能性的,他把这些功能概括为概念纯理功能,人际纯理功能和语篇纯理功能。本文也是从这个三个方面来具体评估《红楼梦》霍译本是否达到了“功能相似”的标准。
[Abstract]:Couplet is a unique literary form in Chinese culture and an artistic crystallization of the splendid culture and long histor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cluding the upper and lower two couplets. The upper and lower word number is equal, the structure is the same, strictly speaking, the corresponding word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link should be the same in part of speech, flat and narrow opposite. The couplet also has the beautiful language.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wide use. In a word, due to its neat form, harmonious tone, rich content and extremely high aesthetic value, the couplet has long been popular with the common people. With the increasing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 translation of couplets has become a very interesting content for experts and scholars. However,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couplets. The translation of antithetical couplets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translation circle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works in ancient China.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n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China. It covers almost all the for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ese couplets include more than 100 couplets. These couplets, in addition to a few fake purists, are not on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plot, but also have a wide range of themes, beautiful words, rich content,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Have very high artistic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semiotics transl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ranslation of antithetical couplets in Huo's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translation method of social semiotics is based on the semiotics point of view, and its core content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he world is composed of symbols. All symbols have meanings, and transl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ransferring the meaning of symbol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the context but also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Professor Chen Hongwei of our country has put forward the translation standard of social semiotic translation, that is, "meaning is consisten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is criterion to study and evaluate the translation of antithetical couplets in Huo's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this paper, Morris's three-point method of linguistic symbolic meaning is used to study the "semantic correspondence" of antithetical couplets in the Huo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at is, linguistic semiotics is divided into semantics from three aspects: meaning, syntax and pragmatics. Accordingly, a linguistic symbol bears three meanings: 1) referential meaning, and the meaning embodi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mbol and the object to which it refers; (2) Intra-verbal meaning, which refers to the meaning produc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s in the same text or in the same language system; (3) pragmatic meaning, which reflects the mean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mbol and its user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uses three pure functions in Halliday's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similarity"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uplet in the Huo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at is, Halliday thinks that language must be plac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anguage is a system,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system is the semantic system, and the semantic system is functional. He generalizes these functions as conceptu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This paper also evaluates whether the Huo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meets the criterion of "functional similarity".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劲梅;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与英汉成语翻译[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许秀玲;;从符号学意义观看翻译动态对等[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张苇;;从社会符号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张小胜;;论《红楼梦》杨译本中言内意义的再现——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角度[J];民族论坛;2008年03期
5 沙晓岩;;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外来语的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9期
6 黄海明;;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赣州红色旅游英译[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7 罗国太;;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分析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2007年23期
8 张小胜;;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论《红楼梦》杨译本中语用意义的再现[J];民族论坛;2008年04期
9 衡孝军;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陈_g;胡芳;;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晓慧;;互文性翻译理论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名称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卢祖瑛;;目的论在当今翻译实践中的广泛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熊卫;;正确对待传统语法翻译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4 刘瑞玲;刘秀明;;中学英语教学法的灵活性[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兰晓黎;;英语教学法之互补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魏绪涛;;正确看待大学英语教学的传统做法[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7 杨山青;饶家林;;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旅游资料翻译中的运用[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朱晓琴;;英汉语中植物喻义的对比与习语中植物的翻译[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周杰;;浅谈留学生的同义词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10 王驭良;许克新;胡浩;康晓平;王晓峰;;简体中文版King's健康问卷在膀胱过度症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翻译家 竺家荣;读书与翻译[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梁建卫(作者单位:华北机电工业学校);综合改革提高实效[N];光明日报;2000年
3 陈琳;外语教学中的辩证法[N];光明日报;2001年
4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汪堂家;启蒙与光的隐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杨辉;应对入世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挑战[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6 董强;翻译是一门手工艺[N];人民日报;2005年
7 陈嘉;中药出口如何翻译药名[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彦;俄语遭遇挑战[N];黑龙江日报;2000年
9 孟东升;勾希连;生命因医药而精彩[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福建中医学院 李灿东;如何进行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颖;社会符号学与翻译基本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杨士焯;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栾英;《牡丹亭》英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金敬红;解构视角下翻译中的二元对立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晓凤;郭建中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吴驰;由“文”到“语”[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郑晔;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玲;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红楼梦》霍克斯译本的对联翻译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石明英;社会符号学视角下张万里译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幽默的翻译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郭晗;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封神演义》中宗教用语的翻译[D];郑州大学;2011年
4 沈静如;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唐诗典故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敏娟;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英语电影名称的翻译[D];苏州大学;2012年
6 孙潇潇;从社会符号学看英汉互译中夸张修辞格的翻译[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7 郭晓艳;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解析法律术语的翻译[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贾佳;从社会符号学角度解读美剧中非言语信息的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骈柯圻;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朝花夕拾》英译本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沈金祝;社会符号学意义观视角下《边城》英译本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7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45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