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语境中文学的危机与生机
本文选题:视觉文化 切入点:图像 出处:《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文探讨在视觉文化冲击下文学所面临的危机与出路。如今,人类已经进入视觉文化时代。消费社会大众消费取向的引导,快感、体验、娱乐至上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无疑为视觉文化的盛行提供了合适的土壤;视觉技术、图像制作与传播技术的每次进步都促进了视觉文化的发展;电子媒介对视觉因素的突出,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观念。面对图像大潮的来势汹汹,人们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不断被娱乐、被迎合,视觉体验得到极大的满足。但与此同时,接受者也越来越失去自我,被某种文化强权所左右。 在“图”、“文”两极的对抗中,图像压倒文字,影视排挤文学。“读图”时代,文学面临的危机是深刻的,不仅在形式符号层面,也在生命内蕴层面:审美距离的消失、深度感的消失、地域性的消失等等。于是有“文学终结论”的出现,以及理论界关于“文学终结论”的不同理解和评论。本文以为,虽然图像文化日益占据了文化领域的中心地位,对文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是,文学内视性的审美方式、独特的人文价值始终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文学不会消失。 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为文学提供了新的媒介与载体,使文学获得了新的生命。但这两种文学形态需要因势利导,以使其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isis and outlet of literature under the impact of visual culture. Now, mankind has entered the visual culture era. The consumerism ideology of entertainment supremacy undoubtedly provides the suitable soil for the prevalence of visual culture; each progress of visual technology, image making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culture; the electronic media has prominent visual factors. Change the way people receive information, and change the concept of time and space. In the face of the fierce tide of images, people accept it completely without thinking, and are constantly entertained and catered to. Visual experience is greatly satisfied,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ceiver loses himself more and more, and is influenced by some cultural power. In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wo poles of "picture" and "text", the images overwhelm the text, and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crowd out the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reading pictures", the crisis that literature faces is profound, not only in the level of formal symbols, but also in the intrinsic aspect of life: the disappearance of aesthetic distance.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ense of depth, the disappearance of regionalism, etc.,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end of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comments of the theorists on the theory of "the end of literature". Although image culture occupies a central position in the cultural field day by day,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literature, but the esthetic way of literary introspection and the unique humanistic value always affect people's inner world, and literature will not disappear.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literature and network literature provide new media and carrier for literature and make literature gain new life. However, these two forms of literature need to be guided by the situ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m develop healthily.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旭东;;电子媒介时代文艺价值的思考[J];理论与创作;2007年06期
2 成颂;陈淑芳;刘文明;;视觉传媒时代文学经典的尴尬和出路[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周宪;;模仿/复制/虚拟——从镜子、摄影与电脑看视觉文化的三种形态[J];中国广告;2004年09期
4 刘海兰;胡泊;;视觉文化影响下的美术教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2期
5 郭磊;解读视觉文化的符号意义——跨文化交流的视角[J];教育艺术;2004年12期
6 王菡薇;克雷格·克鲁纳斯的明代艺术视觉文化研究初探[J];新美术;2005年01期
7 林焱;;观鱼——从视觉吉祥符号说起[J];艺苑;2006年01期
8 王均霞;;视觉经验对视觉文化作品影响之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1期
9 约翰·奈斯比特;魏平;;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J];书摘;2007年12期
10 周丹;;图像贺岁——浅析《非诚勿扰》中的视觉文化[J];电影评介;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建;;影视文化的历史转向——阐释以影视为主导的视觉文化[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2 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徐姗姗;;从视觉文化看翻译-跨文化交际新途径初探[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邹宇泽;郭培文;谢慧;;网络摄像机直播促进公民社会[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黄进华;;20世纪初在黑龙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电子媒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崇秀全;;死亡与摄影[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叶建新;刘大宣;张国珍;;视觉文化在电视中的重要性[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8 赵霞;汪受传;;构建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的精品《中医儿科学》教材[A];第24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讨会、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月华;;革命:从虚拟身体到“电子情人”[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文娟;张重喜;张庆春;崔建强;;体育院校图书馆学位论文垂直信息服务及实例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视觉文化与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呈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曹晖;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N];光明日报;2009年
3 张书彬 王道杰;城市文化与视觉生产[N];美术报;2008年
4 孟建;走进视觉文化时代[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视觉文化变革呼吁教学的深刻转型[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虞珊珊 本报通讯员 赖富强 本报实习生 韦凤香;提升视觉文化 迎接国际宾客[N];广西日报;2004年
7 孟 建;视觉文化及其涵义[N];中国摄影报;2005年
8 海锦;图像·观看·文化[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董文婷;视觉文化传播中若干问题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6年
10 方晓枫;耳朵里的大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4 丁莉丽;共谋与斗争:“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风景[D];浙江大学;2004年
5 胡俊;早期现代欧洲“中国风”视觉文化[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D];复旦大学;2004年
7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D];复旦大学;2005年
8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张斌宁;从视淫到奇观——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阶段性影像特征的视觉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
10 郭红梅;二十世纪早期西方视觉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道勇;“看”与“炫”的快舞[D];安徽大学;2010年
2 王芹;视觉文化语境中文学的危机与生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周蓉;信息技术支撑下基础学力“读写算”的意义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迟强;广告文本的视觉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黄U_凯;穿越图像的力量[D];河南大学;2010年
6 丁升华;詹姆逊的文化转向理论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曹月娟;视觉文化的商业化与其自身发展的相互关系[D];新疆大学;2007年
8 于秀;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的负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徐扬;论视觉素养与高师美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婷婷;视觉文化的意识形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9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56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