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文学艺术的模糊性—探究接受差异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3-28 12:02

  本文选题:文本 切入点:接受 出处:《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论文以文学活动的完整过程中的模糊性为研究对象,从文学艺术活动的三个环节:创作过程,文本,接受过程分别探究了模糊性的形成及其结果。创作过程,文本和接受过程均为具有模糊性的自由体系,它们成为了形成接受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且它们不是分别的独立作用,而是在以作者的创作为开始,通过文本,到读者的阅读肯定结束的文学活动的连续过程中它们中间的模糊性的不断传递和递增形成了接受差异。
[Abstract]:This thesis takes the fuzziness in the complete process of literary activ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probes into the formation of fuzziness and its result from the three link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activity: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the process of text and the process of acceptance. Both the text and the acceptance process are free systems with fuzziness. They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forming the difference of acceptance, and they are not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but begin with the author's creation and pass through the text. In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the reader's reading, the ambiguity between them is transmitted and increased to form the acceptance dif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虎;;接受修辞学视野下的翻译过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孙梓健;;接受美学视野中的《白鲸》[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李明明;;历史与文本的巧妙结合——对多可托罗《进军》的新历史主义分析[J];名作欣赏;2011年23期

4 王育梅;;从文学作品到文本[J];华章;2011年16期

5 李泽琴;;永是神圣——论我国古代神话在文本中的神圣性建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6 蒋辉;;从表达形式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J];语文学刊;2011年14期

7 晋海学;;丁玲革命话语遮蔽下欲望叙事之可能[J];求索;2011年07期

8 于海霞;;重视母语教育 贵在细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9 赵华飞;;叙述的缺位——由“省略之镜”看《创世纪》与《论语》[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10 杨仁敬;;虚实结合 纵横破解——评陈世丹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栋;胡清华;;汽轮机故障诊断文本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建立[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赵[,

本文编号:167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67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