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试论勒克莱齐奥的文学观

发布时间:2018-05-03 10:49

  本文选题:勒克莱齐奥 + 文学本质 ; 参考:《外语学刊》2017年01期


【摘要】:法国当代作家勒克莱齐奥的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对文学本质、文学功能的认识与文学创新3个方面。勒克莱齐奥理解的文学本质是从个体历险走向集体历险,最后走向多元文化的呈现;而文学的主要功能,一是解决作家的生存危机,二是构建全新的伦理价值体系,三是通过拯救和复兴异质文化,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融合;至于创新,其边缘性写作是一种创新性选择,从语言创新到形式创新,打破语言、艺术和文化的壁垒。勒克莱齐奥的文学观表现出开放和自由的特点,具有超越文学界限的革命性。
[Abstract]:The literary view of French contemporary writer Leclezio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ree aspects: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the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function and the innovation of literature. The literary essence that Leclezio understands is from individual adventure to collective adventure, and finally to the presentation of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main function of literature is to solve the writer's survival crisis, and to construct a new ethical value system. Thirdly, by saving and reviving the heterogeneous culture, we can promote the mutual ident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multi-cultures in the world; as for innovation, marginal writing is an innovative choice, from language innovation to formal innovation, to break the barriers of language, art and culture. Leclezio's literary view is characterized by openness and freedom, and is revolutionary beyond the limits of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勒克莱齐奥都市书写研究”(14YJC75202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枢元;张守海;;勒克莱齐奥与我们[J];文艺争鸣;2009年01期

2 邱睿;;勒克莱齐奥的中国式阅读——兼论《乌拉尼亚》和《桃花源记诗并序》[J];名作欣赏;2009年05期

3 勒克莱齐奥;余中先;;在悖论的森林中——勒克莱齐奥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说(摘选)[J];外国文学动态;2009年01期

4 宋晓春;言岚;;勒克莱齐奥的文学生态观[J];求索;2009年01期

5 鲁京明;冯寿农;;与沙漠的和谐结合——析勒克莱齐奥的《沙漠》[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6 袁筱一;;探索人性的寓言世界——论勒克莱齐奥的作品[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7 谭成春;;勒克莱齐奥的创作历程简述[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8 高方;许钧;;试论勒克莱齐奥的创作与创作思想[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9 卢志博;;物质的遮蔽和反物质主义的“战争”——勒克莱齐奥《战争》评析[J];新东方;2009年04期

10 马玉琛;;作家不可以做词奴——兼评勒克莱齐奥的《战争》[J];小说评论;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娴;;勒克莱齐奥《沙漠》一书中的嵌套结构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樊伊人;;追寻的旅程——评勒克莱齐奥《流浪的星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钧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我所认识和理解的勒克莱齐奥[N];经济观察报;2008年

2 曾进邋董铭;勒克莱齐奥 人生和作品一样传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董强;勒克莱齐奥:其人,其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晓阳;诺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成名作全新面市[N];中华新闻报;2008年

5 CBN记者 苏娅;勒克莱齐奥:愿与杜甫结伴旅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勒克莱齐奥文学,通过梦想解除枷锁[N];文汇报;2009年

7 翟业军;勒克莱齐奥《奥尼恰》:逆流而上,来到异托邦[N];文艺报;2011年

8 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靠了革命,我们今天才有可能坐在这里”[N];南方周末;2011年

9 本报记者 姜小玲;我在一笔一画中感受到幸福[N];解放日报;2011年

10 深圳商报驻沪记者 卢羽华;演讲“太法国” 读者“听不懂”[N];深圳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璐;回归自然[D];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利华;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生态思想[D];苏州大学;2010年

2 关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勒克莱齐奥[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雪娇;论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流浪主题[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s

本文编号:1838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1838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