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艺术之眼拯救机械之眼——新媒体艺术对媒介化观看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15 22:26

  本文选题:媒介化观看 + 视觉机器 ; 参考:《艺术研究》2016年01期


【摘要】:随着视觉机器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眼睛逐渐被媒介化了,一方面媒介化观看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与此同时这种技术化观视也使人们陷入到观看的困境当中。媒介技术带来的好与坏像一冷一热两股真气在现代社会的单田中折腾不休。人们在这样的诘问和反思中纠结反复,却又不知去往哪里。新媒体艺术正是在这种语境中诞生的,因而带有其双重的特征,一方面它先天的就带有历史主义的自信,把自己描绘为未来的艺术形式,使得旧有的多种视觉经验被移除,规定了现代人看什么,怎样看,以及看到的效果,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带有前面所有观看媒介所并不具备的自我质疑和自我批判的精神,带有着强有力的催动思想变革的普遍信念。新媒体艺术对观看范式的影响,把人们从观看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machine, our ey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edia. On the one hand, media viewing expands people's visual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kind of technology makes people fall into the dilemma of viewing. Media technology brings good and bad like a cold and hot two real gas in the modern society in the field. People in such questioning and reflection tangle repeatedly, but do not know where to go.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the new media art is born with its dua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it is born with the confidence of historicism and portrays itself as a form of art in the future, so that many of the old visual experiences have been removed. It defines what modern people see, how they see it, and what effects they see. On the other hand, the art of new media has the spirit of self-questioning and self-criticism that all the previous viewing media do not possess. With a strong drive for ideological change with a general belief.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art on viewing paradigm saves people from the plight of watching.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演进对观看范式的改变与影响,项目编号:15SJB217
【分类号】:J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琳;解读当代新媒体艺术[J];美与时代;2004年03期

2 滕晓铂 ,苏滨;从“新媒体艺术”到“信息艺术”——访鲁晓波教授[J];装饰;2004年12期

3 段运冬;新媒体艺术的语言品格探察[J];装饰;2004年12期

4 陈磊;新媒体艺术作品选[J];装饰;2004年12期

5 ;新媒体艺术作品选[J];装饰;2004年12期

6 鲁晓波;法国艺术家契弗里埃新媒体艺术作品[J];装饰;2004年12期

7 ;法国艺术家契弗里埃新媒体艺术作品[J];装饰;2004年12期

8 付志勇;新媒体艺术的构建与观念——2004北京首届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熊兆飞;;新媒体艺术及其专业教育探析[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廖晔;;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鲁晓波;;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基础理论与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侯利霞;;解读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诠释[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4 李鹏;;试析艺术与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5 黄泽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单鹏;;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朱印海;高增平;;论新媒体艺术传播中文本与视像互动迁移中的审美思维方式[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薇;如何让新媒体艺术葆有健康的生命[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本刊实习生 李志勇;新媒体艺术:收藏视野中的新势力[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杨琳;已有藏家开始新媒体艺术收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 孙国胜 马学东 禾田 潘瑶;新媒体艺术或成拍卖市场新板块[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周舒;新媒体艺术大展:在艺术与科幻之间[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苌苌;看“合成时代”的艺术[N];大连日报;2008年

7 谢书波 侯丽;中澳新媒体艺术展: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对话[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亚萌;新媒体艺术:关注生态的参与意识[N];中国艺术报;2011年

9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顾群业;新媒体艺术如何延伸?[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明慧;新媒体艺术:饕餮大餐还是“夹生饭”[N];中国改革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丽姿;新媒体艺术鉴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玲玲;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身体性”介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畅;试论:新媒体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渗透[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卉;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逻辑探察[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瑜;中国新媒体艺术刍议[D];厦门大学;2006年

7 向玲玲;新媒体艺术的美学语言[D];厦门大学;2006年

8 王萱;科学与艺术的交融[D];河南大学;2008年

9 王夏蓉;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与思考[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郭优;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23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023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a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