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评价系统视角下《世说新语》及其英译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5 02:54

  本文选题:《世说新语》 + 英译 ; 参考:《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摘要】:文章在语篇评价系统研究框架内,比较《世说新语》中节选的100个故事及其两部英译文中体现态度意义的语言资源。研究发现,《世说新语》源文中情感类态度资源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评判类,鉴赏类最少,其中积极、显性的态度意义占多数。两部译文中一半以上的态度资源英译与源文的态度意义和级差一致,部分态度意义被加强、减弱或缺失。马瑞志译文在态度意义极差一致、无漏译态度意义方面较为接近源文。译文与源文的差异,以及不同译文之间的差异受译者动机和源文语言特点的影响。
[Abstract]: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tudy of dis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compares 100 selected stories and the language resources of attitude in the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novel. It is found that the affective attitude resources in the source text are the most frequent, followed by judgment and appreciation, among which positive and dominant attitude significance is the majority. More than half of the two versions have the same attitude meaning and level difference as the source text, and some of the attitude meanings are strengthened, weakened or missing. Ma Ruizhi's translation is similar to the source text in terms of attitude meaning and attitude mea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rget text and the source text,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e translator's motivation and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4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语篇类型的评价语义——词汇语法互动英汉对比研究”(编号为GD14YWW01)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世民;《世说新语》及《注》成书年代考[J];常州师专学报(社科版);2002年03期

2 薛瑞萍;;《世说新语》新得——一个小学女教师的两则读书笔记[J];教师之友;2002年03期

3 王德军;《世说新语》中的"形神"观及其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黄帅;《世说新语》中“看”的用法分析[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举人;《世说新语》(二)[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许琰;试论《世说新语》对《论语》的改造运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倪美玲;《世说新语》“以言语传神明”的美的追求[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鲁统彦;《世说新语》:史学与艺术的交融[J];学习与探索;2005年02期

9 王旭川;;明代《世说新语》的研究及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李华;;论女性在《世说新语》中的陪衬作用[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宁稼雨;;《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上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汤凌;《世说新语》中的奇风异俗[N];北京日报;2014年

2 宁稼雨;《世说新语》与士族佛学[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胡晓明;《世说新语》“美与真二分”的难题如何化解?[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书评人 王怜花;风华绝代:谢安和他的时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占敏;有所发现 富于胆识[N];光明日报;2014年

6 田国良;拓宽阅读视野从掌握书目开始[N];学习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蒯定;《世说新语》人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董晔;《世说新语》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戴丽琴;《世说新语》与佛教[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甄静;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娟;《世说新语》辞格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2 翟秀丽;《世说新语》编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蒲素;《世说新语》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和接受[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倩钰;《世说新语》倾向性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5 路培培;《世说新语》修辞手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振宁;《世说新语》编撰体例与魏晋文化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杨艳兰;《世说新语》隐喻性品人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海军;《论语》与《世说新语》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董庆晓;论《世说新语》对人物个性的有意追求[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丽;《世说新语》的人物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本文编号:2098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098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