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庞德《华夏集》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04:10

  本文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庞德《华夏集》翻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初,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首次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等原理应用到翻译研究中来,从译者的角度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2006年,胡教授进一步提出生态翻译学,并发表论文《生态翻译学诠释》。该论文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基本内涵、产生背景、目前状况以及发展的空间。生态翻译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而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该理论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在生态翻译环境中对译者的翻译活动做出全面分析,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者的视野和翻译研究的范围。埃兹拉·庞德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从东方学家费诺罗萨的遗稿中选择了19首中国古诗,并于1915年以《华夏集》命名翻译出版,从而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意象派运动。自其发行以来,《华夏集》一直是一部褒贬不一、备受争议的作品。有人批判其脱离原文,充斥着大量的误读误译;有人赞扬其翻译价值,称其重译作与原作之间的神似,而轻形似,译文考虑了读者的接受心理与习惯,善于借鉴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等。本文试从生态翻译学角度,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这部译作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本论文尝试分析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庞德诗歌选材的原因,即其翻译前的选择性适应过程;第二、庞德进行三维转换的过程,即其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过程。研究之后,本文得出:一、庞德诗歌选材是出于外部需要及自己内在需要的适应与选择。其中,外部需要包括战火纷飞、人民疾苦的社会生态环境;资本主义工业化兴起,人民精神匮乏以及维多利亚时期内容空洞、感情泛滥,急需改革的文化生态环境;诗歌翻译均采用严谨的格律诗形式进行翻译,堆砌词语,因韵损义,阻碍情感表达迫切需要产生新方式来适应时代要求的翻译生态环境。内部需要主要指庞德的意象主义诗学思想和自由诗诗学主张以及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二、在翻译的过程中,庞德充分发挥了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中心作用,合理地选择了有效的方式进行三维转换,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在语言维方面,通过在选词和炼句两方面精心雕琢,使诗歌明晰严谨而清新简洁;在文化维方面,通过意象增加、删减或并置等传递了文化信息,满足了诗歌的音美、意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在交际维方面,庞德通过典故处理、名称意译以及节奏转换降低了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难度,促进了交际目的的实现。总之,庞德对费氏笔记的挑选及编撰过程,体现了其对生态翻译环境的适应,即选择性适应;其对中国古诗翻译进行的三维转换,体现了其在适应的基础上,作为译者主体的选择,即适应性选择。本文通过从生态翻译学对《华夏集》进行研究,验证了生态翻译学的可行性与解释力。同时,有助于我们对这部毁誉参半的作品做出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庞德及其翻译提供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华夏集》 生态翻译学 选择适应 三维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bstract4-8
  • 摘要8-13
  • Introduction13-19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9-29
  • 1.1 Ezra Pound's Cathay19-21
  • 1.2 Studies of Cathay at Home and Abroad21-29
  • 1.2.1 Studies of Cathay at Home21-25
  • 1.2.2 Studies of Cathay Abroad25-29
  • Chapter Two Introduction to Eco-translatology29-45
  • 2.1 Basic Connot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30-32
  • 2.2 Main Concepts of Eco-translatology32-40
  • 2.2.1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33-37
  • 2.2.2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37-39
  • 2.2.3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39-40
  • 2.3 Feasibility of Eco-translatology40-45
  • Chapter Three Pound's Selective Adaptation in the Pre-translating Process45-59
  • 3.1 Adaptation to External Needs46-52
  • 3.1.1 Social Eco-environment46-48
  • 3.1.2 Cultural Eco-environment48-50
  • 3.1.3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50-52
  • 3.2 Adaptation to Internal Needs52-59
  • 3.2.1 Modernist Poetics52-57
  • 3.2.2 Cosmopolitan Literature57-59
  • Chapter Four Pound's Selective Adap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59-89
  • 4.1 Selection in Linguistic Dimension60-70
  • 4.1.1 On the Word level61-65
  • 4.1.2 On the Sentence level65-70
  • 4.2 Selection in Cultural Dimension70-79
  • 4.2.1 Image Creation71-74
  • 4.2.2 Image Juxtaposition74-78
  • 4.2.3 Image Deletion78-79
  • 4.3 Selection in Communicative Dimension79-89
  • 4.3.1 Names of Person and Place80-82
  • 4.3.2 Allusions82-84
  • 4.3.3 Rhythm84-89
  • Conclusion89-93
  • Bibliography93-97
  • Acknowledgements97-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雨缙;;从异化翻译理论看《华夏集》中的战争诗歌[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2 杜夕如;;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水系意象——以《华夏集》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3 吴芳芳;;《华夏集》:庞德“东方取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刘淑萍;;简讯[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01期

5 蒋洪新;庞德的《华夏集》探源[J];中国翻译;2001年01期

6 李莉;庞德《华夏集》之中国情结[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陈琳;;从图式理论看庞德英译《华夏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8 袁苑;周正履;;陌生又熟悉的“Cathay”——庞德《华夏集》的再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9 张子源;战争、离愁和女人──《华夏集》的艺术主题[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4期

10 邹利民;王静;;从互文性的视角看《华夏集》中的文化翻译[J];文教资料;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杰;西大门明珠生辉[N];淮南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何婷婷;领跑在希望的田野上[N];淮南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单永贵 本报记者 肖东;宝应县夏集成人校:当好农民致富“助推器”[N];江苏教育报;2014年

4 孙娟 本报记者 范伟;宝应夏集镇招商被指饮鸩止渴[N];今日信息报;2010年

5 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 本报记者 刘银昌;定诺 亮诺 践诺 评诺[N];淮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杰;由“规模扩张”到“效益导动”[N];淮南日报;2008年

7 记者 刘银昌;夏集镇获批为省优秀旅游乡镇[N];淮南日报;2011年

8 傅宗仁 卢玉春 蔡履贵;宝应夏集国税“四三三”创建工程见成效[N];江苏经济报;2004年

9 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 本报记者 刘银昌;正是龙头劲舞时[N];淮南日报;2010年

10 张志斌;华润入主敲定华源重组即将落幕[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真伟;庞德《华夏集》的三首李白诗再探[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光;论庞德的“语言能量”观在译作《华夏集》中的应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丹;[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4 何静;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庞德《华夏集》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丹;以《华夏集》英译为例看庞德对中国诗歌的误读与创新[D];山东大学;2014年

6 于雪梅;探究庞德对《华夏集》的重写[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刘莉;从改写理论看庞德《华夏集》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丽珍;创造性阐释:论庞德《华夏集》的英译[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Fan Di;[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唐金凤;从阐释学角度论《华夏集》中译者的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庞德《华夏集》翻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0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8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