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体学理论视角下的《一只野天鹅和其他故事》(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5-05 07:08
【摘要】:本报告是在《一只野天鹅和其他故事》部分文本的英译汉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写成的。《一只野天鹅和其他故事》是迈克尔·坎宁安的短篇小说集。小说集中的故事均是以著名童话故事为基础改写的,且具有浓厚的后现代文本色彩。作者运用后现代文本的鲜明特征——复杂的叙事结构,讽刺、游戏、互文等叙事技巧,突出了自己对这些童话的理解,并且展示了对原始文本支持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鉴于文本的后现代风格,本翻译实践以文体风格的忠实为宗旨,目的是在译文中最大程度再现原文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色。文学文体学是将语言学与文学批评联系在一起的桥梁,注重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表达和加强主题意义和美学效果。鉴于后现代文本的特点,译者集中关注了文本中的前景化、视角、话语和思想的表达,以及隐喻这几个方面的翻译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运用申丹提出的“假象对等”这一概念来检验翻译是否真正达到了文体风格的忠实。本报告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总体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的内容和重要性。第二章探讨了本次翻译的短篇小说集《一只野天鹅和其他故事》的作者和小说集本身的特点。第三章介绍了文学文体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包括前景化,视角,话语和思想的表达等。本章还探讨了文学文体学与翻译的关系。本章中出现的概念在整个翻译和分析的过程中都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四章中报告作者分析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被分成四个部分进行分析:词汇层面,句法层面,篇章层面,以及修辞方面。最后一章总结了本报告的收获和不足。本报体现了文学文体学理论在后现代文学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运用这一理论,译者得以观察到原文中细微的文体特征,从而避免不精准的翻译,并实现功能对等。本报告通过对典型范例的分析,对于翻译改写的童话具有启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佳佳;;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剖析《黄色墙纸》[J];青年文学家;2016年33期
2 何鎏;;《我若为王》两个英文译本的文体特征分析[J];校园英语;2017年24期
3 张珍煦;刘冰;;从文学文体学视角鉴赏《红楼梦》第十七回的两个译本[J];长江丛刊;2017年24期
4 蔡安延;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之美——浅论文学文体学[J];理论月刊;2005年08期
5 赵秀凤,訾缨;文学文体学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何莎;;文学文体学角度诗歌译本的对比与赏析——以“When You are Old”的两个中译本为例[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熊元元;;从文学文体学看英文歌词翻译[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8 李玲琳;;《柯森斯海湾》的文学文体学分析[J];知识文库;2019年11期
9 申淑丹;白f,
本文编号:2649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4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