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域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本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重明;;四种不同汉译本的比较[J];金陵神学志;1997年02期
2 袁咪咪;;关联理论视角下《追风筝的人》翻译策略分析——以李继宏汉译本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3 许元勇;阮兴武;;从《麦琪的礼物》两种汉译本分析译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J];铜陵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4 曹秀萍;;也谈“误读”与“乱译”——以美国《独立宣言》汉译本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5 王千石;吴凡文;;《满文老档》汉译本比较研究——以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三个汉译本为研究对象[J];黑龙江史志;2015年01期
6 陈献;;从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对比分析《飘》的两个汉译本[J];校园英语;2017年22期
7 王菲;;“瑕瑜共见”——浅析《京华烟云》第一个汉译本[J];长江丛刊;2017年19期
8 刘燕繁;;文学作品中的误译分析——以《红与黑》的汉译本为例[J];科技信息;2012年28期
9 刘书梅;;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汉译本[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何琴;;《德伯家的苔丝》及其三种汉译本的比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可;;关联翻译视角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汉译本比较研究[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六卷)[C];2017年
2 陆晓冰;;保持童趣 再现童心——《小妇人》汉译本评析[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3 申蓉;;《物种起源》片段汉译本质量评估:功能语篇分析视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雯怡;;《信条》汉译本分析与批评[A];2017中国·厦门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十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窦雪莹;吉史格哈;;从变异学视角看《阿诗玛》的“文本旅行”[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C];2016年
6 王克明;;论外国声乐作品歌词汉译的目的、过程和评价标准[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六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4年
7 邱志红;;近代中国英语读本印度溯源研究——以《纳氏英文法讲义》原本与汉译本的流布为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5年卷)[C];2017年
8 孙敏唯;高明页;周叶子;;基于语料库的《重游缅湖》两个汉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七卷)[C];2018年
9 陈绛;;评《中国的现代化》的名词翻译——兼及若干译本的译名问题[A];近代中国(第二辑)[C];1991年
10 V礀蛳,
本文编号:2655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55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