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传播学视阈下《红高粱》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09:37
【摘要】:葛浩文翻译的《红高粱家族》由维京企鹅图书公司初版于1993年,迄今发行两万余册。人们普遍认为是葛浩文率先将莫言介绍到英语世界。但是早在1989年,“红高粱”系列中的中篇小说《红高粱》即由邓世午和于大波翻译成英语。《红高粱》首译本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关注,首译本的遇冷与葛译本海内外走红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从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出发,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方面,考察两个译本的传播过程,探究首译本遇冷原因和葛译本走红原因,并总结《红高粱》传播中的经验与教训,以此为更多优秀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有益借鉴。基于研究,笔者有如下发现:第一,邓世午和于大波两位译者自身所持有的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少之又少,导致《红高粱》首译本很难得到国内专家和读者的认可,而葛浩文通过在汉学届和翻译界的声望、重要的社会地位、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与莫言之间的友好关系累计了大量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这些资本为葛译本《红高粱》在西方的成功传播奠定了坚定的基础;第二,《红高粱》首译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和景物描写时,倾向于简化处理,导致中国文化元素的流失。而葛浩文灵活地采用直译、意译兼用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上再现了莫言的写作风格;第三,《红高粱》首译本仅由国内一家出版社发行出版。而葛译本《红高粱》通过国外主流出版社、国外具有影响力的期刊和报纸以及电影在西方得以成功地传播;第四,葛译本《红高粱》的受众包括西方翻译界专业人士、大学生和普通大众,相对比较广泛。而首译本受众面很小,只有一些专业人士和汉学家。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蕾;;从《红高粱》看语境对辞格的影响[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01期

2 庞琪;;赵季平影视音乐的文学解读——以电影《红高粱》为例[J];电视指南;2017年10期

3 杨贤;;论电视剧《红高粱》中的人物服装形象及塑造[J];戏剧之家;2017年01期

4 苏冠元;;电视剧《红高粱》的女性视角[J];当代电视;2017年01期

5 肖丽艳;;以电视剧《红高粱》音乐为例论影视音乐的艺术性[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6 赵艳艳;;论影视剧《红高粱》的主题曲《九儿》[J];怀化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7 梁雪;;从《红高粱》看人物的朴素爱国情怀[J];当代电视;2014年12期

8 张赫;;《红高粱》热播 用美图看看分享观后感[J];计算机与网络;2014年22期

9 闫爱华;;从《红高粱》大热看“自制剧”[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4年12期

10 吴楠;;生命的绽放与人性的张扬——评电视剧《红高粱》[J];当代电视;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钱广贵;;从《红高粱》到《黄金甲》——张艺谋的“灿烂”与“泛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2 王一川;;养神还是养眼:文学与电影之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3 陈剑宁;张绍九;;时代情绪的迸发——从叙述学角度再读《红高粱》[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7年

4 侯平;;启蒙到狂欢:论《黄土地》到《红高粱》电影歌词的嬗变[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4年

5 莫里茨·德·哈尔德;;从奇迹到幻灭:中国电影在欧洲[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6 ;张艺谋电影作品展映[A];影博·影响(2016年第07期 2016年合订本下 总第103期)[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小鲁;再看《红高粱》[N];中国电影报;2018年

2 张永和;极见巧思 别出机杼[N];中国文化报;2017年

3 李小菊;评剧《红高粱》:这个“九儿”很有情[N];文艺报;2017年

4 张学军;影视剧在《红高粱》经典化中的作用[N];中华读书报;2017年

5 韩浩月;改编《红高粱》是对文学精神的一次回望[N];中国青年报;2014年

6 司马平邦;《红高粱》:惊天动地的爱国豪情[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4年

7 李跃森;《红高粱》:赢了“合理”,输了“真实”[N];文艺报;2014年

8 周德义;《红高粱》的生命意蕴[N];湖南日报;2015年

9 王运启;《红高粱》成热剧的“营销逻辑”[N];财会信报;2015年

10 王运启;《红高粱》成热剧的“营销逻辑”[N];财会信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强;锦衣红颜 家国梦影—张艺谋电影身体文化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青;传播学视阈下《红高粱》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

2 唐靓嫱;《红高粱》葛浩文译本描写研究:规范视角[D];山东大学;2019年

3 高欣妍;《红高粱》日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4 曾子芸;《红高粱》日译本中明示化策略的考察[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崔诗琪;莫言《红高粱》阿译本文化元素的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6 胡群;《红高粱》中詈语的日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丁楠楠;《红高粱》的跨文本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晶;叙事学视野下《红高粱》的改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9 翟蕾;《红高粱》中反讽话语的认知识解[D];西南大学;2014年

10 但文雨;从小说文本到影视作品的转换与变异[D];宁波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9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69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0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