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整合理论视角研究唐诗英译中自然意象的再现
发布时间:2020-06-05 21:40
【摘要】:概念整合是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一种普遍认知过程。概念整合过程是将来自不同空间的输入信息选择性地提取其部分意义并整合起来而成为一个新概念结构的一系列认知活动。福柯尼尔和特纳指出概念整合是在四个基本空间中进行的:输入空间I、输入空间II、类属空间以及整合空间(王正元,2009:11)。各个空间通过跨空间映射及选择性投射,并通过组合、完善及精细,构建新创结构。新创结构来自于输入空间但又不同于输入空间。本文认为,翻译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各个心理空间交互作用的概念整合过程。翻译过程是译者在对源语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用目的语重新构建出与源语文本最相近的文本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译者对两种语言的匹配和转换,原作者的主观思想和译者思想的揣测和匹配,两个文本所属文化、各自语言特点和客观世界的比较和参照。这一语言的解读和意义重构的过程,可以用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由于其深远的影响力,唐诗也产生了众多英译本。到了二十一世纪,更多的中国译者投身于唐诗的翻译工作,许渊冲便是代表人物之一。意象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在翻译过程中,意象的理解和再现是解读诗歌、再现其神韵的关键。从一定程度上说,一首唐诗的英译过程就是该诗中意象在英文中重组和再现的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概念整合理论、诗歌意象以及唐诗及其意象翻译的研究现状。其次阐述了概念整合理论的定义,过程,类型等主要内容,并对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回顾并总结。然后作者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唐诗中自然意象翻译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意象翻译涵盖了三个阶段,分别为去整合阶段(de-blending phase),其间译者对源语中的自然意象进行解构,即认知。第二个阶段为整合阶段(blending phase),即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将源语中的自然意象在目标语中进行重构,即翻译。第三阶段是再整合过程(re-blending phase),即译者对再现的自然意象成果进行检验。在整合阶段,作者将概念整合视角下在译入语中再现的意象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完全对应(full correspondence),(non-correspondence)半对应(semi-correspondence)以及无对应(non-correspondence)。最后,通过定性研究,作者分析了在概念整合视角下唐诗英译中日、月、山、河意象再现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它们在第二阶段经过整合之后所生成的对应类型。作者通过选取唐诗中具有代表性的日、月、山、河等自然意象诗歌为语料,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对唐诗英译本中上述四个意象的再现进行尝试性研究。研究发现,概念整合理论对于唐诗中日、月、山、河等自然意象的再现具有阐释力。此外,作者在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提出的三个阶段以及三种对应类型对于解释日、月、山、河等自然意象的再现过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本文编号:2698658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微;;从概念整合视角研究庞德《神州集》中的意象传递[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宋畅;;从概念整合看翻译的实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王荣宁;;唐诗意象英译探胜[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刘凤阁;;探析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赵秀凤;刘辰诞;;心理空间理论视角下的“投射”结构及功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沈家煊;;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在复旦大学“望道论坛”报告述要[J];修辞学习;2006年05期
8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年05期
9 张保红;意象与汉诗英译——以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孝Oz;中西诗学意象范畴比较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丹丹;从互文性视角看中国古诗意象翻译中的译者角色[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98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69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