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苏轼记体散文三种句法特征的英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0:22

  本文关键词:苏轼记体散文三种句法特征的英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取了苏轼记体散文中的七篇名作《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赤壁赋》、《后赤壁赋》和《石钟山记》,以句法的文体功能为研究依据,探讨苏轼记体散文中的三种特别句式即疑问句、连动句和骈句的文体特征及其英译。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从交际功能的角度把疑问句分为设置悬念的一般疑问句与引发思索的反问句。疑问句的交际功能是汉语和英语所共有的句法功能,用疑问句对译疑问句是切实可行的翻译,因此翻译时应当保留原文的句法特征,把疑问句转换成其它句式如陈述句、祈使句,交际功能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疑问句的问答体色彩明显,因此翻译时插入一些其他成分如称谓用语,连字符等,既可以分割句子,又能增强口语色彩。第二章关注的是连动句的逻辑功能,结合动词数量和逻辑语义关系两个标准把连动句分成简单连动句和复杂连动句。连动句是汉语所特有的句式结构,英译时需要根据动词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区分主要动词和次要动词,次要动词在译文中作主要动词的修饰性状语。汉语的逻辑性不强,词语组合在一起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意合,而英语是形合语言,因此翻译时词语之间的语序也会有调整,甚至句子顺序也会有变化。第三章将骈句的形式特点与语篇功能中的主位系统相结合,把骈句分为无标记主位的骈句和有标记主位的骈句。骈句是中国古代文学积淀下来的优秀句法结构,具有鲜明的特色,翻译时可以尽量尝试形式上的对等,这既有利于原文写作风格在译语中的传递,也可以为译语注入新的文体,但不能过度强求形式而损害意义。本文从苏轼记体散文的三种突出句法特征入手,对不同的英译本从句法层面上进行分析与评价。文学翻译不应只重视意义的翻译,还应该对原文的文体特征有充分的认识,重视形式的翻译,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对原作和读者负责。
【关键词】:记体散文 句法功能 疑问句 连动句 骈句 英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046;H315.9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7
  • 第一节 苏轼记体散文及其句法特征10-12
  • 第二节 苏轼记体散文英译及国内研究综述12-15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依据及创新之处15-17
  • 第一章 疑问句句法特征的英译研究17-35
  • 第一节 设置悬念的一般疑问句18-27
  • 第二节 引发思考的反问句27-35
  • 第二章 连动句句法特征的英译研究35-48
  • 第一节 简单连动句36-42
  • 第二节 复杂连动句42-48
  • 第三章 骈句句法特征的英译研究48-60
  • 第一节 无标记主位的骈句50-55
  • 第二节 有标记主位的骈句55-60
  • 结语60-62
  • 参考文献62-65
  • 后记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元;虚构:不属于散文——与散文“虚构说”之争鸣[J];写作;2003年13期

2 颜敏;新时期散文衍化管窥[J];当代文坛;2003年05期

3 董正宇;文化转型中的悄悄出发——关于世纪之交学者散文热的一种观察[J];当代文坛;2003年06期

4 王开志;论散文创作的真善美原则[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5 余秋雨;;《宗奇散文》序[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2期

6 吴妍妍;;向何处寻找风景——当下陕西女作家散文思考[J];电影评介;2008年24期

7 郭冰茹;;论祝勇的“新散文”创作[J];文艺争鸣;2008年04期

8 熊育群;;重新认识和界定散文[J];文艺争鸣;2008年04期

9 曾米鲁;;虚化散文谈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周红莉;;新散文:一种无界的释义与越界的书写[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淮西;;小议散文写作的多样性及风格[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韩小蕙;;创新是我们永远的使命——2011年散文创作述评[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1)[C];2012年

3 方铭;;论明清散文[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其林;;浅谈散文创作的特点和体会[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贵忱;;辽海讲坛第五讲 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份证[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6 蒋明玳;;心灵的真实坦露——论瞿秋白的散文创作[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献平;宋晓杰;;散文应当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美——关于当下散文写作的十个问题[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洪金;;生活:零星的、偶然的、超越的——宋晓杰散文《草木人间》阅读记[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杨秀廷;;抒写文化乡愁——当下散文写作中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梁向阳;;“大散文”:意象阔远的散文天地[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简女贞;今日台湾散文之新走势[N];北京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余 宁;书写散文大境界[N];中国艺术报;2005年

3 贾平凹 南帆;对话大散文[N];福建日报;2002年

4 韩小蕙;散文变革时代来临了吗[N];光明日报;2002年

5 邵文杰、王雄;真情铸就散文人生[N];光明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牛庆国;甘肃散文:一些人与一些特点[N];甘肃日报;2005年

7 崔立秋 郭琼虎;散文大家谈散文[N];河北日报;2002年

8 古耜;对军旅散文的宏观思考[N];解放军报;2002年

9 王英琦;散文之敌[N];吉林日报;2004年

10 王英琦;散文只爱少数人[N];吉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散文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陆丽明;《左传》与唐代散文[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李刚;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庄萱;过渡时代的炬火[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付琼;徐渭散文的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4年

6 简加言;融合中外散文精华的艺术创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徐慧琴;20世纪中国游记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李波;清代庄子散文评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琳;张恨水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李文莲;论新时期中国散文中的生命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耕;散文的变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林彦;老舍散文世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光淼;新时期壮族散文的主体性探寻[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华维勇;论90年代学者散文的兴起及思想艺术指向[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敬;中学散文教学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蒋娉娉;1990年代学者散文的文化审美[D];辽宁大学;2011年

7 丁彩霞;中国新时期西部散文创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周倩;文化视阈与地域化书写—朱鸿散文创作及其他[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谭琳琳;论新散文的诗性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杨洪照;论中国古典文艺对季羡林散文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苏轼记体散文三种句法特征的英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5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