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解理论观照下的《红楼梦》人名翻译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14:13
【摘要】:翻译具有主观性和创造性,不同读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和翻译。本文拟用识解理论对《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翻译中的主观性从理论上做出初步描写和探索。《红楼梦》素有十八世纪历史文化全息图像之称。它不同于许多传奇故事的重要特点,就在于作者不使宝黛恋爱故事孤立存在,而是产生在一个庞大复杂的贵族家庭中,纠缠于家庭世事:爱情纠葛、手足之争、政治阴谋等等。《红楼梦》中的数百人物被严密地组织在一个大单位中,各人的面目、性格、身份、语言均不相同,其一姓一名皆具精意。中国人重名,作者利用名字的组合,来寄托自己的某些情感和意图,也可以说这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抒发和流露。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人物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王际真、霍克斯等人在不同阶段翻译人物姓名时均独具匠心,不拘一格,灵活运用各类翻译手法。二人译作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纰漏和误读,但瑕不掩瑜,其翻译手法及严谨态度仍值得广大译者探讨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本文编号:277407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小芳;;识解理论综述:回顾与展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霍克思;;西人管窥《红楼梦》[J];红楼梦学刊;1980年01期
3 金启[n;;《红楼梦》人名研究[J];红楼梦学刊;1980年01期
4 高淮生;;“兼美”综论[J];红楼梦学刊;2011年01期
5 俞润生;试论《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哲理蕴含[J];红楼梦学刊;1997年03期
6 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J];红楼梦学刊;1997年03期
7 赖振寅;眼泪与冷香丸——黛玉、宝钗原型命意探微[J];红楼梦学刊;1999年02期
8 徐乃为;钗黛结局 其悲孰甚——兼论《红楼梦》对称性美学结构[J];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04期
9 唐均;;王际真《红楼梦》英译本问题e犅踇J];红楼梦学刊;2012年04期
10 李希凡;李萌;;“一辈子不嫁男人……乐得干净呢”——论鸳鸯[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欣欣;《红楼梦》两全译本中人名翻译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黄灵艳;识解理论观照下《尤利西斯》萧译本隐喻翻译补偿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4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7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