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齐泽克的文艺幻象观

发布时间:2020-07-31 15:52
【摘要】:齐泽克视域中的文艺幻象模糊了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化的界限,呈现了幻想与欲望之真的有机结合,彰显了主体欲望与叙事空间的互应;文艺幻象具有个体性、悖扭性和政治性等特征;而文艺幻象表现形式有:“盲点”的无中生有、梦的“盈余空间”以及“幽灵”的符号化。对于文艺幻象,齐泽克给予了多重期待,如文艺层面上的“界限模糊与意义共享”、伦理层面上的“批判既有秩序与关照生命”以及精神分析上的“理论丰富与现实责任的延续”。关于齐泽克文艺幻象观的价值,齐泽克与詹姆逊观点相近,都认可希区柯克是个“严肃艺术家”;它增进了精神分析的世俗化;它强调了对生命本真的尊重与持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0-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小路;;美术教育中的“技艺”还是“反技艺”——来自于弗兰兹·齐泽克的启示[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张历君;;穿越“9·11”的幻象——读齐泽克的《欢迎光临真实的荒漠》[J];南方论丛;2009年01期

3 谢亚洲;张艳艳;;齐泽克的列宁主义革命观——试论“回到列宁”的行动式革命意义[J];社科纵横;2018年02期

4 李西祥;;从列宁到行动:齐泽克革命观的批判与反思[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03期

5 赵淳;;幻象的三个侧面:齐泽克文学观研究[J];外国语文;2016年06期

6 杜娟;;齐泽克对主体辩证结构的阐释[J];学术交流;2017年02期

7 林哲元;;从当代资本主义的四种对抗到新无产阶级——论齐泽克的革命主体论[J];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07期

8 于琦;;论齐泽克从精神分析到政治哲学的思想进路[J];国外文学;2014年04期

9 杨慧林;;“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J];文贝: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2013年Z1期

10 何李新;;论齐泽克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慧林;;“悖论”之中的意义链条——齐泽克的三个笑话[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9集)[C];2015年

2 王茜;;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浅析[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3 齐泽克;蓝江;;资本主义的内在限制[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周丹;;论齐泽克的唯物主义神学思想[A];基督教思想评论(总第二十辑)[C];2015年

5 汪行福;;为什么是共产主义?——激进左派政治话语的新发明[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6 于琦;;论齐泽克对阿伦特的理论再批判——以极权主义概念为中心[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冰夏;齐泽克:技术官僚、机器算法与民粹主义[N];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

2 熊一舟 编译;齐泽克:被误解的“激进思想家”[N];社会科学报;2018年

3 周岳峰 编译;齐泽克:我们必须从自由民主制的灰烬中重生[N];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张瑞霞;《突破可能性的极限》出版手记[N];中华读书报;2017年

5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齐泽克的中国 中国的齐泽克[N];文汇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立凡;“领袖”齐泽克[N];华夏时报;2011年

7 [英]特里·伊格尔顿 付清松译;还有什么话题不能被齐泽克拿来把玩[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书评人 唐纳;齐泽克还给你一把破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王永豪;旷世鬼才齐泽克[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杜庆春;齐泽克的姿态[N];经济观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书辉;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D];四川大学;2007年

2 莫雷;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昕亭;作为政治批评的缝合式批评—齐泽克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袁小云;论齐泽克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论证[D];华侨大学;2012年

5 赵伟;齐泽克对拉康欲望理论阐释的理论转向及其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菡婷;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兆卉;齐泽克电影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承[D];集美大学;2019年

3 马孝怡;齐泽克的文艺幻象观[D];河北大学;2019年

4 陈欢;齐泽克的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5 刘司墨;论齐泽克性化的主体性[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年

6 陆文甫;他者凝视下的审美主体—齐泽克美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7 马炎;论齐泽克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与推进[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张铌;齐泽克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9 唐江南;斯拉沃热·齐泽克的大众文化理论[D];湘潭大学;2013年

10 安苑;齐泽克大众文化意识形态功能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76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776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