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百年孤独》汉译史(1982—2018)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20-08-22 14:00
【摘要】:《百年孤独》1967年出版以来,我国出现了黄锦炎、宋碧云、杨耐冬、高长荣、吴健恒、范晔等十几种译本。主要分三个时期:1982—1989年改革开放初期;1990—1999年市场经济时期;2000年新世纪至今。80年代前没有出现《百年孤独》中译本的原因是,只有符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作品才能为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接受;1982—1989年译本的主要特点是优秀译本迭出,并出现《百年孤独》译介高潮;1990—2000年译本的主要特点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版业更加商业化,《百年孤独》汉译质量参差不齐;2000年至今译本的主要特点是消费文化中,译本的文化商品属性日益突出。本文旨在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通过分析各个阶段《百年孤独》的汉译呈现出的不同特点,探讨中国政治、社会、文化对《百年孤独》汉译的影响,从而研究译本所处时代对翻译产生的影响,从而揭示翻译不仅是出版社、译者单方面的活动,更要受时代大背景的制约。本文从三章论述时代对《百年孤独》汉译所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中国意识形态对《百年孤独》汉译的影响;《百年孤独》汉译史(1982—2018)与异化趋势;《百年孤独》汉译副文本与时代书写。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晋炜;郑书九;;“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中国”高端研讨会纪要[J];外国文学;2014年04期

2 李卫华;;文本旅行与文化建构——《百年孤独》在新时期中国的翻译、影响与误读[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曾利君;;论《百年孤独》的中国化阐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滕威;;从政治书写到形式先锋的移译——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学[J];文艺争鸣;2006年04期

5 倪培耕;;文学现代化刍议[J];世界文学;1989年06期

6 刘存沛;;取大海之一滴——谈谈《拉丁美洲文学丛书》的编辑出版[J];出版工作;1989年07期

7 汪诚;;出版改革中的两个问题[J];出版工作;1989年01期

8 莫言;;两座灼热的高炉——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福克纳[J];世界文学;1986年03期

9 谷琛;我国首次举行拉美文学专题学术讨论会[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10 加·加西亚·马尔克斯;沈国正;黄锦炎;陈泉;;百年孤独(选译)[J];世界文学;198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范晔;;《百年孤独》译余断想[N];文艺报;2012年

2 吴健恒;;从拙译《百年孤独》说开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静;马尔克斯作品译介变异研究[D];吉首大学;2015年

2 张超;从归化异化角度对比《百年孤独》英汉译本[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0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00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