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顺应论视角下《呐喊》两译本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3 08:50
【摘要】:《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的14篇小说,从各个方面描绘了近代中国自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百姓的社会生活,塑造了多个鲜活的,或苦难,或麻木,或觉醒的人物形象。深入剖析了国民的劣根性,深刻揭露了封建制度对人民的压迫。在中国历史及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部作品总共有三个完整的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译本,蓝诗玲译本和莱尔译本。三译本自发行以来便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认可,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对其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框架,选用了翻译风格差异较大的杨氏夫妇译本和蓝诗玲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顺应论作为一个语用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翻译学研究。顺应论强调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动态顺应过程,而对译者来说,翻译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也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顺应论有四个研究角度,分别是:适应性的语境相关成分,适应性结构对象,适应性动态过程和适应过程的意识凸显性。本文选取其中的交际语境和结构对象两个角度,对两个译本做出的顺应进行了详尽系统的评析。其中,交际语境包括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对结构对象的顺应分析主要从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展开。本文通过对杨译本和蓝译本的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杨译本和蓝译本皆为经典权威翻译,由于译者翻译目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知识的差异,两译本各有特点。杨译本多采用直译加注的异化翻译策略,蓝译本多倾向于意译的归化翻译策略。杨译本更能顺应原文文化意象,而蓝译本更能顺应英语结构形合的特征,更为自然地顺应西方读者的思维习惯和阅读习惯。正因为如此,杨译本在物质概念,社交世界层面做出的顺应更为完善和全面,蓝译本在句法结构层面做出的顺应更为灵活。顺应论对翻译研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本文通过分析顺应论指导下两译本的优劣得失,针对文学翻译研究提出了客观的建议,以期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睿;;顺应论视角下儿童消费品英文商标汉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2 姜帅;马春羽;;顺应论视角下的大学校园语言景观研究[J];才智;2018年09期

3 贾亚森;;顺应论视角下世界名车广告中译本探析[J];文教资料;2017年07期

4 叶X;;顺应论视角解读Witter Bynner英译《道德经》——以"道可道非常道"篇为例[J];读书文摘;2016年22期

5 许晓佳;;顺应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微[J];考试周刊;2016年A4期

6 王洁;;从顺应论视角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汤姆的言语交际[J];校园英语;2017年03期

7 苏可;;顺应论视角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知音励志;2017年03期

8 卜爽;;从顺应论看化妆品说明书的翻译[J];北方文学;2017年08期

9 赵华威;;非言语交际的顺应论视角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胡桦;;顺应论视角下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叶广芊;马永红;;浅谈顺应论在解说词翻译中的应用——以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内解说词为例[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2 颜莉艳;;从顺应论的角度看诗歌翻译——以歌德“mignon”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春华;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语用学研究:顺应—关联路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顺佳;顺应论视角下记者招待会口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童小捷;顺应论在小说《如果无人谈论非凡之事》汉译过程中的运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李嘉婷;顺应论视角下《乱世佳人》电影配音翻译研究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4 李琳;顺应论视角下《呐喊》两译本对比分析[D];山东大学;2019年

5 王晓宇;顺应论视角下《逃离》中女性话语的语用身份建构[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

6 唐璐璐;顺应论视角下汉语自贬的语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7 王茁;顺应论视角下美国国情咨文的语用移情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8 李丽超;顺应论视角下环球网时政新闻翻译实践报告[D];天津大学;2018年

9 施冰洋;顺应论视角下网站信息编译实践报告[D];天津大学;2018年

10 罗霄;从顺应论看《大而不倒》中译本的对话翻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1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01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