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图腾崇拜对人类“自我”的影响—艾特玛托夫与迟子建的作品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9-01 14:09
   原始宗教最初源于人类自发的崇拜心理,其通过大脑的形象思维使对象人格化并赋予神圣意义加以崇拜。原始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脑中的颠倒歪曲的反映,它的表现形式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但是,当“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普世价值观念提出后,人类逐渐由“自然”为中心转变为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摒弃原始宗教的崇拜观念,尝试在实现生活中“自我”存在的价值。艾特玛托夫与迟子建都是拥有独特人文精神的作家,他们生长在多种族多文化的地理环境之中,因此有着相似的生长环境和文化渊源。二人的作品都充满对大自然的依恋,主要表现为虔诚的图腾崇拜。其中,有相似的游牧民族图腾:火,狼,鹿等,此外,根据不同民族的文化意义出现不同的图腾崇拜:满人独特的乌鸦图腾和尼夫赫人原生的鱼图腾。图腾与个体的共生关系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在两位作家的文本中共能体现。同时,在他们的作品中还分别展现了图腾与个体共构下两种不同的“自我”:艾特玛托夫作品中,吉尔吉斯人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肯定人的“自我”价值,作者提倡扬善抑恶和宣扬劳动的美德,赞美顽强的意志,鼓励勇敢自信的品德等,达到一种审美的“自我”。在迟子建的作品,人们希望独自承受所有不幸和苦楚,并认为这是自然图腾赋予的神圣历史使命,这是一种神化的“自我”。随着生产力发展,单一的个体化追随让图腾的象征意义不断被破坏,两位作家作品中共同表达了资本时代人性边缘堕落的沉痛。其中,图腾崇拜与个体化实现产生的心灵冲突,造成两种不同的“自我”悲剧:艾特玛托夫作品中的人物不顾图腾的禁忌,为了满足私欲,对自然抱着改造和征服的愿望,导致人定胜天般的“自我”膨胀。迟子建作品中的人物对图腾的敬畏与恐惧,人们只愿选择对弱者的悯怀,最终导致“自我”的消亡而向人性的罪恶妥协。
【学位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I106-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泉;吕小辉;索朗白姆;;“地方神”文化影响下的藏族聚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寇国庆;萨义德论知识分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陈兵;牛振宇;;《金银岛》:西方人的“东方幻象”[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潘学权,王家明;文学翻译与“东方形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温育仙;;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策略研究——兼谈霍译《红楼梦》的翻译策略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杨珊;;评《河湾》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王均萍;;从《热带癫狂症患者》看茨威格对西方主体性的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明晶;万秀增;;重新解读黄哲伦的《蝴蝶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璐;;不完全的解构:黄哲伦《蝴蝶君》中的文化误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朋;;试论美国电影中华人女性形象的文化属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杨倩倩;;掀开毛姆的“彩色面纱”——《彩色的面纱》的东方主义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何玮薇;;2001年-2008年法国《观点》杂志旅游专栏分析——法国人想象中的中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文煜;;浅析《失落》中移民文化身份的重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子;;身体、空间与认同——梅兰芳访美演出的价值向度与现实启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秦红岭;;全球化语境下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重新认识与构建[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田兆耀;;管窥新时期我国生态电影的思想内涵[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清;;《唐纳德·杜克》中对东方主义的抵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5 黄伟;高乐待与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文诺;文学大众化与解放区小说[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孙笑晨;白色阴影下的回归—小说《黎明之屋》的后殖民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宁;穿越苦难的精灵——论迟子建小说创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琳;迟子建小说意象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胡朋君;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颖;跨越与再现[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8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9 陈烨;谭恩美小说和张艺谋电影中的东方主义[D];南昌大学;2010年

10 任孝霞;比较文学辨“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9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09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