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识解机制视域下《鲁滨逊漂流记》两个汉译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16:31
   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著名长篇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三百年来,该小说因其朴素而幽默的语言、单纯的人物关系、简单的故事线索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读者的喜爱。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描述了鲁滨逊身处孤岛的冒险故事。青年鲁滨逊·克鲁索不安现状,喜好冒险,不听父亲劝阻,执意出海经商,曾三次航行到南美洲。一天,他的船在太平洋上搁浅,船上的人都不幸葬身海底,惟有他一人奇迹般地活下来,并漂游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上。从此,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年复一年。他与孤独为伴,《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后来他搭救了一位土人,把他收作仆人并称之“星期五”。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独自在孤岛上生活了28年。这个故事对于十八世纪的英国读者来说简直是个奇迹!今天,许多后殖民批评家都将这部小说视为一个经典的帝国叙事。毫无疑问,该小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经典。《鲁滨逊漂流记》二十世纪初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该小说已有100多个中译本,堪称文学翻译界的奇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该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是中英百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当然是一个值得学界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文化事件。在之前的文学翻译研究中,《鲁滨逊漂流记》一直是热门话题。但是,多数学者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对比研究,比较译文的忠实程度,以评判译文的优劣;还有部分研究从文化操控的视角考察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也有学者探讨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问题,但是大多仅从译者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个人禀赋等角度提出一些比较模糊的解释。随着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视角翻译研究的发展,翻译过程和译者作用逐渐纳入文学翻译研究的范畴,为我们认识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更为客观科学的路径。本文旨在借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机制理论来阐释《鲁宾逊漂流记》中文译本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Langacker在认知语法框架中提出了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识解”,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具有的用不同方式来理解同一场景的能力”,主要包括五个维度: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他主要用此来解释为何人们面对同一场景时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述。基于Langacker的核心观点,本文选取徐霞村和郭建中翻译的《鲁滨逊漂流记》作为研究对象,从识解机制理论的五个维度(即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出发,考察和分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揭示不同译本产生的认知机制。本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是背景介绍,包括选题背景、意义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概述《鲁宾逊漂流记》在中国的翻译历程,重点介绍了三个著名的汉译本,并综述了译本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理论介绍,详细介绍了识解机制的基本内涵、核心概念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运用识解机制的主要维度分析和阐释所选取的两个中译本,剖析译者在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和突显等五个方面展示的主体性。第五章是结论,总结本研究主要发现,展望后续研究方向。通过研究,本文发现:文学作品翻译涉及译者的利用认知资源进行的加工,认知视角为我们认识译者加工和翻译选择背后的主体性提供了一个比较客观的分析路径。此外,“识解机制”能有效地解释翻译过程的运行机制,揭示译者主体性与不同译本产生的认知机制。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安琪;;认知语言识解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以《洛丽塔》两个汉译本为例[J];商;2015年05期

2 袁良平;;译者的翻译观对译作的影响——评郭建中教授译作《鲁滨孙飘流记》[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王寅;;认知翻译学与识解机制[J];语言教育;2013年01期

4 程巧玲;;林纾与《鲁滨逊漂流记》的翻译[J];兰台世界;2012年13期

5 刘敬国;项东;;译者的文化意识与翻译策略的选择——析张爱玲《金锁记》英译本[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王语昕;;从归化异化角度看《鲁宾孙漂流记》的三个汉译本[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琴;徐剑;;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的操控——一项基于《鲁滨逊漂流记》全译本的实证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08期

8 李今;;晚清语境中汉译鲁滨孙的文化改写与抵抗——鲁滨孙汉译系列研究之一[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2期

9 许玲;张德让;;从社会文化角度论《鲁滨孙漂流记》的译介[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杨士焯;从重译文学作品看译语文化因素的介入——以《鲁滨孙飘流记》诸译本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俊辉;识解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翻译主观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21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21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