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斯、沃伦《理解诗歌》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I05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一 《理解诗歌》在中国的研究
(一)《理解诗歌》中的诗学观
1.诗歌意义:叙述性元素和主题
2.诗歌技巧:比喻性语言和语调
3.诗歌阅读:戏剧性情境和结构
(二)研究过程中的不足
1.以偏概全
2.二元对立
3.忽视问题
(三)对研究不足的思考
二 《理解诗歌》在中国的传播
(一)不同途径下的传播状况
1.学者交流
2.著述译介
3.教材阐释
(二)传播过程中的局限
1.对实践的重视不够充分
2.对方法的总结不够系统
3.对著述的译介不够完善
(三)对传播局限的反思
三 《理解诗歌》在中国的运用
(一)国内文学批评中的运用
1.在诗歌批评中的运用
2.在小说批评中的运用
(二)运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1.只得其形
2.术语误用
3.理念先行
(三)成功运用的案例及启示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芳;;言语行为理论与《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J];青年文学家;2016年35期
2 张惠;谢龙新;;“教学”与“创作”:燕卜荪在中国的教学传播轨迹及影响[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3 陈振娇;;“新批评”与澳大利亚文学课程的开设[J];国外文学;2016年03期
4 赵佩佩;张巧毅;;《牧师的黑面纱》的新批评解读[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5 宫小兵;;瑞恰兹在中国(1929-1949)[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4年02期
6 张惠;;从本体论到主体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话语误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王有亮;;关于“新批评派”成员构成的几点认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8 孙立志;;以文本细读法还原一个不一样的宋江[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4期
9 付飞亮;;对国内克林思·布鲁克斯研究的反思[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3年04期
10 王有亮;;论“新批评”译介中的“观念至上”倾向——以新时期以来的译介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唐颖;理查兹诗歌批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燕楠;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张惠;“理论旅行”——“新批评”的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董洪川;“荒原”之风:T.S.艾略特在中国[D];四川大学;2003年
7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静;论赵毅衡“编者按”对新批评的守正与变异[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2 黄沈俊;“新批评”细读法在高校文学批评教材中的变异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3 廖丽娴;“新批评”理论在中国新时期的运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4 田源;燕卜荪复义理论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5 廖礼慧;文学复义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范卫兵;袁可嘉诗学:在新批评派理论与西南联大诗歌之间[D];扬州大学;2013年
7 黄冬菊;罗伯特·佩恩·沃伦诗学研究[D];湖北大学;2013年
8 孙红红;“新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万盈;布鲁克斯诗歌细读方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10 郑瑜;反讽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义[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1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4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