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数字化时代的虚拟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12:40
   关于数字化时代“虚拟艺术”的研究,学术界对此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因而首先需要明确虚拟艺术中的“虚拟”指的是什么,才能进一步对虚拟艺术建立起更清晰的认识。梳理“虚拟”概念的生成轨迹,从中西方词源学的角度以及与虚拟相关的技术、哲学思想中,对虚拟进行溯源和界定;同时结合当今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所赋予“虚拟”的技术性内涵,进一步明确虚拟的含义指的是借助当代数字网络技术所实现的一种高真实度、高还原度的逼真效果。因此,广义上,借助一切能够实现虚拟效果的数字化技术所完成的艺术创作,都属于虚拟艺术。而狭义上,“虚拟艺术”这一术语是由德国当代哲学家奥利弗·格劳正式提出的,他认为,虚拟艺术指的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一种艺术类型。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上的虚拟艺术,都离不开数字化技术日益兴盛的这一时代背景。技术与艺术逐渐交融成为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虚拟艺术所具有的科技依赖性就是典型的说明。虚拟艺术的创作特征,是指数字虚拟创作这种创作方式的特征。数字虚拟创作是一种能够将摹仿、虚构、复制等结合起来同时又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综合性艺术创作手段,不仅可以对现实世界进行再现和虚拟,而且能够对想象世界进行再现和虚拟。数字化技术为全新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主要体现在虚拟性的创作思维、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以及融合性的艺术语言这三个方面。虚拟艺术的表达方式指的是数字虚拟因素介入一般艺术创作中所产生的呈现方式。而虚拟艺术的存在方式则指的是由数字虚拟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本身所产生的艺术形态。当今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数字技术和网络多媒体的发展使各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存在方式不断更新,艺术发展不可避免地卷入数字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具有数字虚拟因素的一般艺术,还是技术和媒体本身创造出来的新艺术类型,都表现出对科技的高度依赖性。数字技术不仅使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而且促使各种艺术类型从孤立发展转向互相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主要包括数字影视艺术、数字互动装置艺术、网络媒体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数字技术是虚拟艺术最重要的发展动力和技术基础。因此,数字化成为虚拟艺术表达方式和存在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虚拟艺术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创造出一种身体上零位移而心灵上无限穿梭和感知的虚拟世界,进而影响了虚拟艺术的欣赏方式。虚拟艺术的欣赏有两大特点:一是依赖技术性工具来欣赏,形成了新的审美方式——交互性审美;二是欣赏的内容具有虚拟性,本质上是一种非物质性的审美。因此,虚拟艺术的欣赏方式具有以下三种特性,即艺术审美的虚拟性、艺术审美的沉浸性和艺术审美的交互性。在整个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虚拟艺术提供了一种时空无限穿梭转换的新型审美体验,实现了从观看到沉浸的过渡,更加逼真生动,同时,改变了欣赏者与创作者、欣赏者与虚拟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虚拟艺术的欣赏行为或者审美活动也同时成为虚拟艺术创作的一部分,对于作品内容的走向和形态的生成有着重要作用。虚拟艺术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为文艺学、美学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对技术、社会生活以及人类思维方式也产生了重要的意义以及必要的反思。对文艺理论而言,艺术活动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对文学艺术的创作方式、作品存在方式以及欣赏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虚拟艺术对美学理论的影响体现在转变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方式,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内容,形成了虚拟美学等新的研究方向。对于艺术本身来说,虚拟艺术为多种艺术种类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借鉴;对于技术层面而言,数字化技术下催生的虚拟艺术,使创作者和欣赏者沉浸于技术美和艺术美相交融的审美体验中,因此减弱了技术的工具理性,增强了审美趣味;对于社会生活而言,虚拟艺术的兴起加快了艺术品走下光晕神坛、走向普通大众的进程。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合理利用技术的工具性,用以开拓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技术所控制,把艺术思维和艺术情感交给技术。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0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 研究方法
一、“虚拟”及“虚拟艺术”的概念阐释
    (一) “虚拟”的阐释
        1.“虚拟”的含义
        2.虚拟的思想渊源
    (二) “虚拟艺术”的含义
        1.狭义的虚拟艺术
        2.广义的虚拟艺术
二、虚拟艺术的创作特征
    (一) 虚拟性的创作思维
    (二) 非线性的叙事方式
    (三) 融合性的艺术语言
三、虚拟艺术的表达方式及存在方式
    (一) 虚拟艺术的表达方式
        1.绘画中的数字虚拟
        2.音乐中的数字虚拟
        3.戏剧舞台中的数字虚拟
        4.文学艺术中的数字虚拟
    (二) 虚拟艺术的存在方式
        1.数字影像艺术
        2.数字互动装置艺术
        3.网络多媒体艺术
        4.虚拟现实艺术
四、虚拟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 艺术审美的虚拟性
    (二) 艺术审美的沉浸性
    (三) 艺术审美的交互性
        1.直接性交互—审美主客体之间
        2.间接性交互—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
五、虚拟艺术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虚拟艺术的理论价值
    (二) 虚拟艺术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德文;;我们是否活在虚拟现实中[J];初中生学习指导;2019年21期

2 石教英;潘志庚;;虚拟现实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J];国际学术动态;2003年01期

3 ;英国开设全欧首个“虚拟现实”专业[J];教育探究;2018年06期

4 潘志庚;;虚拟现实及应用[J];国际学术动态;2009年06期

5 丁妮;;虚拟现实电影研究概述[J];艺术教育;2018年23期

6 黄心渊;陈柏君;;虚拟现实电影的交互特性及设计策略研究[J];当代电影;2018年12期

7 张佳运;;大学生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实现立体观赛的态度调查——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J];辽宁体育科技;2018年06期

8 王敏;潘燕燕;;高职院校虚拟现实专业建设的必要性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34期

9 ;工信部发文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2025年整体实力将进入全球前列[J];通信世界;2019年01期

10 ;工信部发文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2025年整体实力将进入全球前列[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9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本凯;基于虚拟现实的焊接操作训练模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2 邹炼;虚拟现实引导的远程放疗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9年

3 张晓羽;虚拟现实康复结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吴南妮;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艺术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

5 杨晓哲;虚拟现实和脑电波反馈系统对于创造力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郭江;电厂维护中基于虚拟现实及智能代理的人机融合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雄飞;基于网络的交互式虚拟室内环境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黄海明;基于空间多点信息采集的虚拟现实人景合成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5年

9 刘威;基于虚拟现实的力觉临场感遥操作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冯善达;分布式炮兵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媛媛;基于虚拟现实的人群仿真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2 夏天赐;洗衣机装配和跌落测试虚拟现实可视化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9年

3 唐宇;虚拟现实产品的叙事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4 岳建建;互联网+虚拟现实对房地产销售模式的变迁与影响[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闫金丽;丹凤门情景再现虚拟现实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6 刘雁楠;数字化时代的虚拟艺术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7 黄普永;三维医学可视化图像交互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8 聂春萌;列车虚拟现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9 范玥琳;基于虚拟现实的数码绘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年

10 徐才;基于改进RMD的虚拟现实360度视频帧内预测快速算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2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42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e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