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3 15:51
   张玉能是文艺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本文关注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思想,文章从“师承:张玉能与‘实践美学’”、“开拓:张玉能对‘新实践美学’的建构”、“争鸣:张玉能与‘后实践美学’”、“张玉能‘新实践美学’成因综议”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以时间为轴,对“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鸣予以回顾,管窥新中国整个美学理论发展历程;以张玉能的学术研究为纬,从个案角度探讨特定时期的学者在学术观念上的选择与坚守。本文以张玉能为个案,结合时代背景及美学发展对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思想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追溯张玉能的师承关系,关注研究了张玉能对“新实践美学”的建构,与此同时,也对张玉能与“后实践美学”的争鸣也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在理论层面和学术层面进行了水到渠成的点评。本文还对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观点成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张玉能因为受到老一辈实践美学研究者的熏陶和指引,同时拥有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切的人文关怀,最终才形成他自己的“新实践美学”。文章最后把张玉能的学术观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时代背景的双重维度下进行了剖析,也对一个老一辈的美学家在学术观念上的坚守表达了尊重、理解与支持。
【学位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0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写作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理论创新
第2章 师承:张玉能与实践美学
    2.1 “实践美学”的溯源及发展
    2.2 张玉能对实践美学的继承与开拓
        2.2.1 席勒美学思想研究
        2.2.2 心理学美学研究
        2.2.3 西方美学与文艺学热点研究
第3章 开拓:张玉能对“新实践美学”的构建
    3.1 新实践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3.2 张玉能对实践概念与内涵问题的研究
    3.3 张玉能对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
    3.4 张玉能对美学范畴体系的建构
第4章 争鸣:张玉能与“后实践美学”
    4.1 “后实践美学”源头追溯
    4.2 张玉能与“后实践美学”的争鸣
第5章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成因综议
    5.1 受到老一辈实践美学研究者的熏陶和指引
    5.2 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顺;;当代学术创新的困境及法律应对问题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年06期

2 李志宏;赵耀;;“美本质论”还要坚守多久?——答新实践美学对认知美学的批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石长平;;“新实践美学”新在何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石长平;;新实践美学建设当代文论的学术努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5 李志宏;张红梅;;根源性美学歧误匡正:“美”字不是“美”——兼向张玉能先生及实践美学谱系请教[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5期

6 黄健云;;新实践美学家张玉能教授[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彭松乔;;实践美学:过去、现在与未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张玉能;;实践转向与美的本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张玉能;;再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刘林《新实践美学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误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黄念然;;坚守·对话·创新——读张玉能先生《新实践美学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2853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53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0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