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闲情偶寄》造物思想研究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工匠精神
第一节 工匠的由来
第二节“工匠精神”的概念
第三节“工匠精神”的维度
第二章“工匠精神”:造物之魂
第一节 造物的基础:“敬匠”乐“器”
一、“敬匠”之心
二、乐“器”之情
第二节 造物的本质:“匠艺”精神
一、自然精神
二、创新精神
三、美雅精神
第三节 造物的原则:尚俭正俗
一、崇尚俭朴
二、规正风俗
第三章 造物实践:“工匠精神”的落实
第一节 巧于“技”
一、巧妙的技术处理
二、材料的巧妙搭配
第二节 守于“艺”
一、“宜”的造物原则
二、“雅”的审美趣味
第三节 信于“道”
一、自然之道
二、社会之道
三、人本之道
第四章 对《闲情偶寄》造物思想的反思
第一节 以文人阶层的享乐为主
第二节 注重造物实践的娱乐性
第三节 趋于表面的技巧化创新
结语
附图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家龙;;人是喜好新鲜的[J];喜剧世界(下半月);2016年12期
2 许晓杰;;身边的幸福[J];作文;2017年02期
3 曾少令;;开到荼蘼花事了[J];新青年(珍情);2017年06期
4 李媛媛;任留柱;;论《闲情偶寄》器玩部陈设设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J];艺术品鉴;2017年10期
5 赵强;;闲情何处寄?——《闲情偶寄》的生活意识与境界追求[J];文艺争鸣;2011年03期
6 吴崇厚;;开场白的艺术[J];当代修辞学;1988年05期
7 刘诗仁;杂感三题[J];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06期
8 曲红升;;解读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艺术设计理念[J];兰台世界;2013年12期
9 李渔;;《闲情偶寄》[J];美文(下半月);2018年08期
10 张苇航;《闲情偶寄》与养生[J];医古文知识;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飞;中国古代市民美学:李渔闲情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赵海霞;李渔文化活动及观念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理想;《闲情偶寄》造物观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2 谭利;“工匠精神”视域下《闲情偶寄》造物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3 韩意;《闲情偶寄》(居室部)翻译报告[D];暨南大学;2018年
4 刘芊妤;《闲情偶寄》歌唱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5 郭轶凡;《闲情偶寄》(节选)翻译报告[D];暨南大学;2018年
6 钟沈丹;《闲情偶寄》女性休闲思想初探[D];浙江大学;2016年
7 肖巧朋;论《闲情偶寄》的休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杜文平;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自我矛盾性[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瑛琦;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女性观[D];辽宁大学;2011年
10 朱星辰;《闲情偶寄》的文学理论和生活美学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5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5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