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的诗学元素
发布时间:2020-12-18 10:12
中华美学精神研究具有广阔的阐释与研究空间,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及审美意识传统之中,同时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焕发着无穷活力。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的发展,以中华美学精神作为内生动力。本文着眼于中华美学精神生成的诗学基础,以感兴思维作为审美发生的核心观念,并认为"触物起情"是感兴审美思维的核心命题,"偶然"则是"感兴"的突出特征;以理性与感性的动态和谐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征。中国美学中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或紧张的,而是处在一种交融互补的状态。诗学中的"理",不同于哲学中的"真理",它不是经由逻辑抽象的路径,而是由审美抽象的路径得以生发的。"自然"("天然")的观念,在中国哲学中有深远的传统,在以诗学为代表的文艺理论领域内,则成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审美理想与价值尺度。这些都可以视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的诗学元素。"中华美学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之路,同时,对于当下的文艺创作,灌注了生机盎然的中国美学内蕴。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年03期 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感兴思维作为审美发生的核心观念
二、理性与感性的动态和谐及其诗学体现
三、“自然”(“天然”)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审美理想与价值尺度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触遇:中国诗学感兴论的核心要素[J]. 张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2]试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质[J]. 张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3]深化文艺美学研究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 陶水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4]论审美抽象[J]. 张晶. 哲学研究. 2007(08)
本文编号:2923825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年03期 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感兴思维作为审美发生的核心观念
二、理性与感性的动态和谐及其诗学体现
三、“自然”(“天然”)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审美理想与价值尺度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触遇:中国诗学感兴论的核心要素[J]. 张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2]试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质[J]. 张晶.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3]深化文艺美学研究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 陶水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4]论审美抽象[J]. 张晶. 哲学研究. 2007(08)
本文编号:2923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2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