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德里达“文本”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1 21:18

  本文关键词:德里达“文本”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德里达的“文本”理论建立在西方传统“文本”概念所呈现出的双重性基础上:一方面文本具有神圣的不可置疑的权威;另一方面,文本却只能作为一种剩余物。通过对柏拉图文本中“药”以及相关概念的分析,德里达指出,文本超出了权威和剩余之间的对立,充满着不确定性,从而呈现为一种延异/播撒的状态。然而,德里达在取消文本的边界的同时也保留了文本或者书的专名,在此文本或者书的专名并不为文本或者书作为有限/无限整体提供某种可能性,相反正是文本的开放和秘密共同召唤了他者的到来。进一步,“将临的他者”开启了德里达对好客、友爱与民主的思考。但是,值得注意是,友爱与民主又呈现为延异的文本逻辑。由此,德里达的文本理论不仅在“文本”范畴之内运作,而且还具有政治和伦理的意义。因此,本文从德里达对柏拉图《斐德若》篇的解构开始,着重分析文本双重性的含义以及由此产生的后果——文本的开放和书本的终结。以此,进入德里达“文本”理论的政治和伦理维度。最后,通过德里达“文本”理论的影响,本土将提出最终的观点:德里达的“文本”理论是以播撒地形式见诸德里达几乎所有理论著作中的。
【关键词】:文本 双重性 他者 民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导言9-16
  • 第一节 重提德里达“文本”概念的必要性9-11
  • 第二节 中外研究综述11-14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进路14-16
  • 第一章 文本的双重性:对《斐德若篇》的解构和药的隐喻16-40
  • 第一节 神话与书写18-23
  • 第二节 “logos”的父亲23-28
  • 第三节 书写作为药28-32
  • 第四节 作为药的“logos”和巫师苏格拉底32-35
  • 第五节 被需要的书写35-40
  • 第二章 文本的开启与书本的终结40-50
  • 第一节 对卢梭文本观的解构:“文本之外空无一物”41-44
  • 第二节 书本的终结44-50
  • 第三章 德里达文本观念中的他者50-66
  • 第一节 秘密、日期、Shibboleth、割礼50-55
  • 第二节 他者:作为一种发明55-58
  • 第三节 好客:作为一种责任58-66
  • 第四章 友爱的政治和延异的民主66-85
  • 第一节 对于本源友爱的解构67-75
  • 第二节 延异的民主75-85
  • 第五章 德里达文本理论的影响85-97
  • 第一节 其他理论家对德里达文本理论的批判85-92
  • 第二节 德里达理论对其他理论的影响92-97
  • 结语:难题的逻辑与正义97-100
  • 引用文献100-105
  • 后记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霞;;浅议新时期话剧剧本文本创作的新趋势[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2 李玮;蒋晓丽;;试对“伴随文本”理论进行修正与扩展——与赵毅衡教授商榷[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3 黄广顺;;文本诠释的意识形态批判[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黄广顺;;文本诠释的意识形态批判[J];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王宏;;文学文本的语言学研究[J];芒种;2013年15期

6 高松年;;读者创造文本[J];海燕;1996年04期

7 乔治·J.E.格拉肖 ,汪信砚,李白鹤;文本的形态分类[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高平;空灵的美感与激情的张扬——中西文本之美学比较[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吴轶群;;试论格式塔视角下的文本场[J];理论观察;2012年01期

10 甘文平;文本 图片 炸弹——评劳瑞·安德森的两个短篇小说的互文性[J];外国文学;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体良;打着灯笼找文本[N];文艺报;2012年

2 儿童文学作家 曹文轩;文本创作回答“最基本的问题”[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3 刘华杰邋蒋劲松 田松;学界高度争议性词语:中国“科学传播”新理念[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叶蓉;陈列内容设计文本的组成要素和策划原则[N];中国文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庆;大众传播视阈中的大众文本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宇笛;从《金屋藏娇》谈戏曲文本中唱词的安排[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2 聂世昌;德里达“文本”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吴迪;汉语微博文本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许睿;当代复合符号文学文本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全小斌;实验戏剧的文本变革[D];上海戏剧学院;2002年

6 曹冉;同人粉丝:对一种网络亚文化群体的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7 孙尚前;论童话结尾的可读性与可写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文翔;微博的后现代生存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赵巍;日本热血类动漫文本创作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德里达“文本”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9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c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