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美术:历史回望与时代创造
发布时间:2021-02-01 12:28
本文通过对2019年度美术界举办的众多展览活动的梳理,分别以主题展、双年展、全国美展以及学术研讨为综述区块,概述了本年度美术界的主要学术展览活动,并通过一些作品分析来勾画本年度的美术创作成果与艺术特征。2019年度美术创作、研究与展览的厚重感,因五四运动的百年、新中国成立的70年而促使人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现实;而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举办以及美展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作品对于新时代的审美创造,或都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界碑。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李永康《唱着歌儿去北京(维吾尔族)》雕塑“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参展作品
本年度最具学术引领意识的美术门类是水彩与雕塑。水彩虽普及面广,但让这种具有写生性、习作性的画种体现创作意识的学术探索却不易。1月6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承办的“风生水起——当代中国水彩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以邀请的方式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42位画家创作的139件作品。展览所邀均为当代水彩画界最具实力的中青年画家,画展的学术性呈现了当代水彩画逐渐脱离小情趣而凸显其精神性表现的当代艺术特征,水彩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也于此获得了充分发掘与多样丰富的创造,一批中青年水彩画家脱颖而出并成为本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水彩画展区的主力。12月26日,由中国美协和湖南省文联主办的“祖国的笑容这样美——首届中国水彩风景画展”在湖南美术馆举行,展览以202件作品呈现了当代中国水彩风景画的审美样貌。展览被冠以“首届中国水彩风景画展”,可见其以风景为题材在水彩画界的首创性及展览规模。雕塑历来是美术领域的重要门类,纪念碑式的雕塑、架上雕塑都因其庞大的空间与体量而鲜能汇集美术馆而举办雕塑专题展。3月2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该展共征集作品六百余件,最终经评审入展的作品达二百二十余件。展览件数无疑在雕塑界是具有开创性的,不仅以其众多的作品呈现当代中国雕塑的整体艺术水准,而且聚焦于“民族大团结”这个可以获得丰富表现力的艺术主题。应当说,这是中国现代雕塑史上首次以雕塑艺术体裁来展现中华56个民族形象,并力求通过有限的人物形象塑造呈现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与民族风俗的展览。展出作品以写实、写意和表现为主要艺术语言,既注重对民俗生活形象的浓缩,也充分发挥了雕塑艺术的创造个性与独特的表现方式,是当代中国雕塑艺术水准的集体亮相,其中也鲜明地彰显了中国雕塑所具有的东方艺术特征。这种对中国雕塑本土特征的探索,还可在“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中得以窥见。该展由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共同策划,于12月27日在湖北美术馆举行,展出了近100位艺术家的雕塑新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雕塑近三年来发展的整体面貌与多元探索。图2 李永康《唱着歌儿去北京(维吾尔族)》雕塑“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参展作品
本年度美术界的最大艺术事件,无疑是从9月初就先后在广州、深圳、济南、宁波、重庆、厦门、廊坊和景德镇等地陆续开幕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3个展区的分类作品展,共计展出作品4485件,全面呈现了中国当代美术在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漆画、壁画、动漫、陶艺、综合画种、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共22个门类近五年来的总体创作水平和发展面貌。12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获奖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个从各展区精选出的进京作品、获奖提名作品以本届全国美展产生的金奖作品九件、银奖作品14件、铜奖作品14件,计563件,让人们一睹为快,许多作品呈现的社会意涵、文化特征吸引人们从各种角度予以释读。在展览圆厅,人们看到了李玉旺《使命》、曹丹《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沙永汇《金色时代》、陈治与武欣《尖峰食刻》和焦兴涛《烈焰青春》等获奖作品,对新时代崭新的社会风尚与积极的人生观念的审美呈现。这些作品所塑造的普通浇筑工、消防员、解放军官兵、都市青年、快递小哥等形象,既表现了他们打拼奋斗的艰辛,更凸显了他们作为这个社会的主体所具有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而一些作品对新的社会工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描绘,也以崭新的审美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城镇化给整个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展览较集中描绘的农村电商、乡镇企业、高铁网线、集装箱吊装等场景,则是此前较少被描绘的新时代景观。应当说,本届全国美展洋洋洒洒,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生活气息,传递而出的是普通百姓的亲切话语,体现了新时代的美术家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体验。从艺术探索的角度看,李玉旺《使命》、陈治与武欣《尖峰食刻》和李恩成《芳华》等中国画作品,既注重形象的真实塑造,也注重对传统笔墨、民族色彩的发掘与承传。中国画作品给人的耳目一新,显现了美术家如何立足于现实感受而对传统笔墨进行当代视觉经验的创新性发展。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架上艺术,已在新时代人文精神的捕捉中彰显出中国文化对外来美术展开的创造性转化。袁元《敦煌女儿》、封治国《艺术的故事》、陆庆龙《格桑花开》和颉元芳《远方》等既展现了中国油画、水彩的再现写实水准,也从这种再现性描绘中呈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与融会。应当说,全国美展中的油画、版画、水彩和雕塑所呈现的创作理念,既与世界艺术发展相交织,也在这种交织互鉴中凸显了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与当代文化思想对外来架上艺术的重建和发展。当然,本届全国美展也前所未有地引发了社交媒体的热评和参与,并主要聚焦于对中国画越来越少的水墨写意作品和对油画作品中参用图像现象的批评。应当说,当代中国画的学术问题,或许并非单纯是工笔与写意的孰轻孰重,而是在中国画意象系统的前沿探索上如何积极地借用、转换镜头图像或电子图像——这一时代视觉表征的问题。本届全国美展一些作品出现的语言障碍,恰恰是缺乏积极的姿态去能动地处理绘画造型形象与图像形象之间关系的结果,一些作品机械被动地,甚至侵犯了他者著作权的挪用图像,或不恰当地将图像本身当作绘画形象,都致使中国画独特的绘画语言受到侵蚀与损伤。这种情形在油画创作上体现得更加明显。镜头图像的瞬间记录、电子图像的扁平压缩,使当下油画越来越远离造型艺术的形象塑造体系而接近图像经验的视觉表达,现场形象的图像真实,掩盖了艺术主体对于客体形色“想象”“完型”“提炼”与“升华”的艺术塑造真实。分辨不清造型形象与图像形象之间的差异,才是这届全国美展暴露出的当代绘画最严峻的创作问题。
本文编号:3012775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李永康《唱着歌儿去北京(维吾尔族)》雕塑“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参展作品
本年度最具学术引领意识的美术门类是水彩与雕塑。水彩虽普及面广,但让这种具有写生性、习作性的画种体现创作意识的学术探索却不易。1月6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承办的“风生水起——当代中国水彩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以邀请的方式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42位画家创作的139件作品。展览所邀均为当代水彩画界最具实力的中青年画家,画展的学术性呈现了当代水彩画逐渐脱离小情趣而凸显其精神性表现的当代艺术特征,水彩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也于此获得了充分发掘与多样丰富的创造,一批中青年水彩画家脱颖而出并成为本年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水彩画展区的主力。12月26日,由中国美协和湖南省文联主办的“祖国的笑容这样美——首届中国水彩风景画展”在湖南美术馆举行,展览以202件作品呈现了当代中国水彩风景画的审美样貌。展览被冠以“首届中国水彩风景画展”,可见其以风景为题材在水彩画界的首创性及展览规模。雕塑历来是美术领域的重要门类,纪念碑式的雕塑、架上雕塑都因其庞大的空间与体量而鲜能汇集美术馆而举办雕塑专题展。3月2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该展共征集作品六百余件,最终经评审入展的作品达二百二十余件。展览件数无疑在雕塑界是具有开创性的,不仅以其众多的作品呈现当代中国雕塑的整体艺术水准,而且聚焦于“民族大团结”这个可以获得丰富表现力的艺术主题。应当说,这是中国现代雕塑史上首次以雕塑艺术体裁来展现中华56个民族形象,并力求通过有限的人物形象塑造呈现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与民族风俗的展览。展出作品以写实、写意和表现为主要艺术语言,既注重对民俗生活形象的浓缩,也充分发挥了雕塑艺术的创造个性与独特的表现方式,是当代中国雕塑艺术水准的集体亮相,其中也鲜明地彰显了中国雕塑所具有的东方艺术特征。这种对中国雕塑本土特征的探索,还可在“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中得以窥见。该展由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共同策划,于12月27日在湖北美术馆举行,展出了近100位艺术家的雕塑新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雕塑近三年来发展的整体面貌与多元探索。图2 李永康《唱着歌儿去北京(维吾尔族)》雕塑“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参展作品
本年度美术界的最大艺术事件,无疑是从9月初就先后在广州、深圳、济南、宁波、重庆、厦门、廊坊和景德镇等地陆续开幕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13个展区的分类作品展,共计展出作品4485件,全面呈现了中国当代美术在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漆画、壁画、动漫、陶艺、综合画种、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共22个门类近五年来的总体创作水平和发展面貌。12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获奖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个从各展区精选出的进京作品、获奖提名作品以本届全国美展产生的金奖作品九件、银奖作品14件、铜奖作品14件,计563件,让人们一睹为快,许多作品呈现的社会意涵、文化特征吸引人们从各种角度予以释读。在展览圆厅,人们看到了李玉旺《使命》、曹丹《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沙永汇《金色时代》、陈治与武欣《尖峰食刻》和焦兴涛《烈焰青春》等获奖作品,对新时代崭新的社会风尚与积极的人生观念的审美呈现。这些作品所塑造的普通浇筑工、消防员、解放军官兵、都市青年、快递小哥等形象,既表现了他们打拼奋斗的艰辛,更凸显了他们作为这个社会的主体所具有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而一些作品对新的社会工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描绘,也以崭新的审美视角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尤其是城镇化给整个中国带来的深刻变化。展览较集中描绘的农村电商、乡镇企业、高铁网线、集装箱吊装等场景,则是此前较少被描绘的新时代景观。应当说,本届全国美展洋洋洒洒,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生活气息,传递而出的是普通百姓的亲切话语,体现了新时代的美术家对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体验。从艺术探索的角度看,李玉旺《使命》、陈治与武欣《尖峰食刻》和李恩成《芳华》等中国画作品,既注重形象的真实塑造,也注重对传统笔墨、民族色彩的发掘与承传。中国画作品给人的耳目一新,显现了美术家如何立足于现实感受而对传统笔墨进行当代视觉经验的创新性发展。油画、版画、水彩、雕塑等架上艺术,已在新时代人文精神的捕捉中彰显出中国文化对外来美术展开的创造性转化。袁元《敦煌女儿》、封治国《艺术的故事》、陆庆龙《格桑花开》和颉元芳《远方》等既展现了中国油画、水彩的再现写实水准,也从这种再现性描绘中呈现了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与融会。应当说,全国美展中的油画、版画、水彩和雕塑所呈现的创作理念,既与世界艺术发展相交织,也在这种交织互鉴中凸显了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与当代文化思想对外来架上艺术的重建和发展。当然,本届全国美展也前所未有地引发了社交媒体的热评和参与,并主要聚焦于对中国画越来越少的水墨写意作品和对油画作品中参用图像现象的批评。应当说,当代中国画的学术问题,或许并非单纯是工笔与写意的孰轻孰重,而是在中国画意象系统的前沿探索上如何积极地借用、转换镜头图像或电子图像——这一时代视觉表征的问题。本届全国美展一些作品出现的语言障碍,恰恰是缺乏积极的姿态去能动地处理绘画造型形象与图像形象之间关系的结果,一些作品机械被动地,甚至侵犯了他者著作权的挪用图像,或不恰当地将图像本身当作绘画形象,都致使中国画独特的绘画语言受到侵蚀与损伤。这种情形在油画创作上体现得更加明显。镜头图像的瞬间记录、电子图像的扁平压缩,使当下油画越来越远离造型艺术的形象塑造体系而接近图像经验的视觉表达,现场形象的图像真实,掩盖了艺术主体对于客体形色“想象”“完型”“提炼”与“升华”的艺术塑造真实。分辨不清造型形象与图像形象之间的差异,才是这届全国美展暴露出的当代绘画最严峻的创作问题。
本文编号:3012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1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