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的文学比较
发布时间:2021-02-11 23:36
《尚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典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它作为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政府文件,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还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在《尚书》三千余年的流传史上,除了《今文尚书》外,还有梅赜的伪《古文尚书》。虽然梅本在后来逐步的研究中被证明是伪书,但是它被历史最终保留下来,一定有它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在伪《古文尚书》的研究上一直着重于真伪方面,但是它的文学性更应该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将两书的文学性进行比较,能够看出其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尚书》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伪《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在内容上多出二十五篇,这二十五篇与《今文尚书》的三十三篇在文学性的比较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文体方面,伪《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具有相同的文体类型,更能比较出两书在文学性上的异同;其次,在手法上,从叙事艺术和议论技巧上两书运用的也有差别;第三,《尚书》的语言具备较多的文学元素,也包含着上古时期语言的精神气质,从君臣的对话风格和陈述语言的表达风格,来具体分析两书语言表达的艺术特色。《尚书》中运用的语录体的表现形式和文中精炼的成语格言,都对后世的文学著作产生...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尚书》源流概述
一、《今文尚书》的由来
二、《古文尚书》的确认
第二章 文体论
一、《尚书》文体的类型
二、今古文《尚书》文体表达的异同
第三章 手法论
一、今古文《尚书》的叙事艺术
(一)对话体叙事结构
(二)传奇性叙事色彩
二、朴拙平实的议论技巧
(一)今文传统手法
(二)古文别出新意
第四章 语言艺术论
一、对话艺术
(一)今文中君主的严峻犀利
(二)古文中臣下的诚挚温婉
二、陈述风格
(一)《今文尚书》的浓郁渲染
(二)伪《古文尚书》的直陈渗透
第五章 影响论
一、成熟精练的语录体
二、言简意赅的成语格言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何说《尚书》其文学和历史价值尤为重要?[J]. 艾君. 工会博览. 2018(23)
[2]汉晋之间古文《尚书》流传情况补证[J]. 胡治洪. 中国文化研究. 2015(03)
[3]论《尚书》“典”体的历史叙事及文体特征[J]. 李安竹. 文艺评论. 2015(08)
[4]梅本古文《尚書》新考[J]. 彭裕商.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15(00)
[5]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J]. 于文哲. 北方论丛. 2014(05)
[6]《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J]. 胡治洪.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7]《尚书古文疏证》研究述论[J]. 张静. 黑龙江史志. 2013(22)
[8]论《尚书·周书·秦誓》与《左传·秦晋崤之战》人物语言记载风格之异[J]. 于宏.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9]《尚书》说理特色管窥[J]. 陶广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尚书》虞舜神话溯源[J]. 于文哲. 学术交流. 2011(03)
博士论文
[1]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D]. 崔海鹰.曲阜师范大学 2014
[2]《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 王灿.山东大学 2011
[3]孔安国学术研究[D]. 陈以凤.山东大学 2010
[4]《今文尚书》文本结构研究[D]. 王媛.首都师范大学 2008
[5]《尚书》文体研究[D]. 朱岩.扬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两汉书》引《尚书》研究[D]. 刘璇.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尚书》论说文研究[D]. 张宜斌.中南民族大学 2009
[3]东晋古文《尚书》真伪研究[D]. 李艳芳.辽宁师范大学 2009
[4]《尚书》经传对《文心雕龙》的影响[D]. 张晓峰.江西师范大学 2008
[5]建国后“伪《古文尚书》”及《尚书孔传》研究平议[D]. 白林政.曲阜师范大学 2008
[6]今文《尚书》文学性研究[D]. 卢一飞.扬州大学 2005
[7]《今文尚书》文学艺术研究[D]. 陈良中.安徽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9892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尚书》源流概述
一、《今文尚书》的由来
二、《古文尚书》的确认
第二章 文体论
一、《尚书》文体的类型
二、今古文《尚书》文体表达的异同
第三章 手法论
一、今古文《尚书》的叙事艺术
(一)对话体叙事结构
(二)传奇性叙事色彩
二、朴拙平实的议论技巧
(一)今文传统手法
(二)古文别出新意
第四章 语言艺术论
一、对话艺术
(一)今文中君主的严峻犀利
(二)古文中臣下的诚挚温婉
二、陈述风格
(一)《今文尚书》的浓郁渲染
(二)伪《古文尚书》的直陈渗透
第五章 影响论
一、成熟精练的语录体
二、言简意赅的成语格言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为何说《尚书》其文学和历史价值尤为重要?[J]. 艾君. 工会博览. 2018(23)
[2]汉晋之间古文《尚书》流传情况补证[J]. 胡治洪. 中国文化研究. 2015(03)
[3]论《尚书》“典”体的历史叙事及文体特征[J]. 李安竹. 文艺评论. 2015(08)
[4]梅本古文《尚書》新考[J]. 彭裕商.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2015(00)
[5]论文学视角下的《诗》《书》关系[J]. 于文哲. 北方论丛. 2014(05)
[6]《尚书》真伪问题之由来与重辨[J]. 胡治洪.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7]《尚书古文疏证》研究述论[J]. 张静. 黑龙江史志. 2013(22)
[8]论《尚书·周书·秦誓》与《左传·秦晋崤之战》人物语言记载风格之异[J]. 于宏.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9]《尚书》说理特色管窥[J]. 陶广学.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尚书》虞舜神话溯源[J]. 于文哲. 学术交流. 2011(03)
博士论文
[1]孔传《古文尚书》渊源与成书问题探论[D]. 崔海鹰.曲阜师范大学 2014
[2]《尚书》历史思想研究[D]. 王灿.山东大学 2011
[3]孔安国学术研究[D]. 陈以凤.山东大学 2010
[4]《今文尚书》文本结构研究[D]. 王媛.首都师范大学 2008
[5]《尚书》文体研究[D]. 朱岩.扬州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两汉书》引《尚书》研究[D]. 刘璇.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尚书》论说文研究[D]. 张宜斌.中南民族大学 2009
[3]东晋古文《尚书》真伪研究[D]. 李艳芳.辽宁师范大学 2009
[4]《尚书》经传对《文心雕龙》的影响[D]. 张晓峰.江西师范大学 2008
[5]建国后“伪《古文尚书》”及《尚书孔传》研究平议[D]. 白林政.曲阜师范大学 2008
[6]今文《尚书》文学性研究[D]. 卢一飞.扬州大学 2005
[7]《今文尚书》文学艺术研究[D]. 陈良中.安徽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29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02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