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葛浩文文学翻译主体审美关系论

发布时间:2021-04-16 09:04
  葛浩文与作者、译文读者共同构成其文学翻译活动的审美主体,各主体之间相互关联,形成彼此互动的审美关系,使得葛浩文的文学翻译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探索葛浩文文学翻译审美主体间的不同关系及其对葛浩文翻译作品审美再现效果的影响,从美学接受角度为中国文学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33(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葛浩文文学翻译主体审美关系论


文学翻译审美主客体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葛浩文翻译再审视——基于翻译过程的评价视角[J]. 许诗焱.  中国翻译. 2016(05)
[2]作者、译者与读者的视界融合——以《玉米》的英译为例[J]. 吴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02)
[3]莫言《生死疲劳》英译中隐义明示法的运用:翻译文体学视角[J]. 邵璐.  外语教学. 2013(02)
[4]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 胡安江.  中国翻译. 2010(06)
[5]葛浩文:美国人喜欢唱反调的作品[J]. 罗屿.  新世纪周刊. 2008(10)
[6]葛浩文翻译观探究[J]. 文军,王小川,赖甜.  外语教学. 2007(06)

博士论文
[1]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下的译者葛浩文翻译惯习研究[D]. 鄢佳.山东大学 2013
[2]翻译中的交互主体性研究[D]. 罗丹.南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41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141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8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