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山水画题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17:41
本文以宋元山水画题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着绘画题跋本身的写作特点、宋元山水画与题跋的图文关系、宋元文人写作和自我身份认知等关系展开,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宋元山水画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梳理山水画题跋写作的历史背景,展示山水画题跋的写作场景和缘由。第二章以山水画题跋的文本作为重点,分别从与画作相关、与画家相关、以及与题跋者相关者三个方面对题跋的内容进行分类。第三章是对山水画题跋的写作形式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题跋者对画作的不同关注焦点和视角的分析,以探求绘画题跋写作的文本构成和写作形式。第四章以题跋的写作者为关注对象,提出绘画题跋的书写是士大夫文人的文化交流活动,题跋的读者和作者具有类似的文化认同,共同通过题跋写作构建出了士大夫文人阶级的审美趣味。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潇湘卧游图局部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5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之句,认为云谷尽管喜爱此幅画作,且一直珍藏,但是其并非耽于收藏绘画本身。2.米友仁《潇湘图》这幅相传为米友仁所作的《潇湘图》现存于上海博物馆1,又有前人著录为《潇湘白云图》2。这是传世宋画中宋人题跋最多的一件,仅南宋时的题跋就有十六家,共二十九跋。后来明代沈周,董其昌均有题跋,董其昌甚至有“宋人以此卷为当代第一”之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期作跋的十六人里,除去钱端礼反复题跋四次外,依然有米友仁、洪适、曾惇、曹筠、洪迈、尤袤、袁说友、钱闻诗、朱熹九人有两次题跋,其中多人题跋都为一天所写。然而同一人同一日所写的题跋在画卷上的顺序却相隔甚远,中间夹杂着多人不同时期的题跋,可以说,这幅长卷题跋的真实面貌极为复杂。董其昌就曾在他的题跋中有所疑虑:“余犹疑题咏虽真,似珠牍耳,神物或已飞去”。据学者考证,这些题跋很可能是为同一收藏者所收藏的两幅米友仁的作品作跋,后来被人裱接成如今的《潇湘图》样貌3。也有学者提出,尤袤的题跋中曾写道“此卷寂寞简短,不过数笔”之语,与现今流传的近三米的画,篇幅不符。4因而我们在讨论1纸本,水墨,28.5*196.72《清河书画坊》中被著录为“潇湘妙趣图”3蒲燕《米友仁<潇湘图>小考》,《荣宝斋》,2018年08期4衣若芬《漂流与回归——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之抒情底蕴》,宋代文学国际讨论会,2002年图四《潇湘图》局部
《潇湘图》米友仁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观赏与书写:宋代绘画题跋的文本解读[J].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2]开放文本与对话意图:宋代题跋与“本文”的关系及其演变[J]. 王晓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9(02)
[3]从题跋看中国画跨代传播中两种话语模式的竞争[J]. 李晓愚.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6)
[4]米友仁《潇湘图》小考[J]. 蒲燕. 荣宝斋. 2018(08)
[5]模仿律与跨媒介叙事--试论图像叙事对语词叙事的模仿[J]. 龙迪勇. 学术论坛. 2017(02)
[6]元代文人画中的“隐喻”表达[J]. 王菡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3)
[7]宋代官员的公务旅行——以欧阳修《于役志》为中心[J]. 黄纯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2(01)
[8]试论新发现的秦观《辋川图跋》[J]. 徐培均. 文学遗产. 2011(01)
[9]文人画:戾家抑或行家?——论文人画戾行关系的演变[J]. 周雨. 文艺研究. 2006(09)
[10]论家铉翁的思想特征——兼论其北上传学的学术史意义[J]. 魏崇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3)
博士论文
[1]表现与观看:郭熙《早春图》研究[D]. 王卓然.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山水画的崛起与宋明理学[D]. 计锋.中国美术学院 2014
[3]“画山水”观念的起源[D]. 赵超.中国美术学院 2013
[4]中国早期青绿山水形态与成因研究[D]. 杨惠东.南京艺术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元朝艺术题跋研究[D]. 储楚.浙江工业大学 2017
[2]宋元文人山水画题款研究[D]. 李辉.渤海大学 2014
[3]元代题跋的审美价值与地位[D]. 张莹.中国美术学院 2009
[4]柳贯年谱[D]. 王振生.郑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12613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潇湘卧游图局部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5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之句,认为云谷尽管喜爱此幅画作,且一直珍藏,但是其并非耽于收藏绘画本身。2.米友仁《潇湘图》这幅相传为米友仁所作的《潇湘图》现存于上海博物馆1,又有前人著录为《潇湘白云图》2。这是传世宋画中宋人题跋最多的一件,仅南宋时的题跋就有十六家,共二十九跋。后来明代沈周,董其昌均有题跋,董其昌甚至有“宋人以此卷为当代第一”之评价。值得一提的是南宋时期作跋的十六人里,除去钱端礼反复题跋四次外,依然有米友仁、洪适、曾惇、曹筠、洪迈、尤袤、袁说友、钱闻诗、朱熹九人有两次题跋,其中多人题跋都为一天所写。然而同一人同一日所写的题跋在画卷上的顺序却相隔甚远,中间夹杂着多人不同时期的题跋,可以说,这幅长卷题跋的真实面貌极为复杂。董其昌就曾在他的题跋中有所疑虑:“余犹疑题咏虽真,似珠牍耳,神物或已飞去”。据学者考证,这些题跋很可能是为同一收藏者所收藏的两幅米友仁的作品作跋,后来被人裱接成如今的《潇湘图》样貌3。也有学者提出,尤袤的题跋中曾写道“此卷寂寞简短,不过数笔”之语,与现今流传的近三米的画,篇幅不符。4因而我们在讨论1纸本,水墨,28.5*196.72《清河书画坊》中被著录为“潇湘妙趣图”3蒲燕《米友仁<潇湘图>小考》,《荣宝斋》,2018年08期4衣若芬《漂流与回归——宋代题潇湘山水画诗之抒情底蕴》,宋代文学国际讨论会,2002年图四《潇湘图》局部
《潇湘图》米友仁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观赏与书写:宋代绘画题跋的文本解读[J].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2]开放文本与对话意图:宋代题跋与“本文”的关系及其演变[J]. 王晓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9(02)
[3]从题跋看中国画跨代传播中两种话语模式的竞争[J]. 李晓愚.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6)
[4]米友仁《潇湘图》小考[J]. 蒲燕. 荣宝斋. 2018(08)
[5]模仿律与跨媒介叙事--试论图像叙事对语词叙事的模仿[J]. 龙迪勇. 学术论坛. 2017(02)
[6]元代文人画中的“隐喻”表达[J]. 王菡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3)
[7]宋代官员的公务旅行——以欧阳修《于役志》为中心[J]. 黄纯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2(01)
[8]试论新发现的秦观《辋川图跋》[J]. 徐培均. 文学遗产. 2011(01)
[9]文人画:戾家抑或行家?——论文人画戾行关系的演变[J]. 周雨. 文艺研究. 2006(09)
[10]论家铉翁的思想特征——兼论其北上传学的学术史意义[J]. 魏崇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3)
博士论文
[1]表现与观看:郭熙《早春图》研究[D]. 王卓然.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山水画的崛起与宋明理学[D]. 计锋.中国美术学院 2014
[3]“画山水”观念的起源[D]. 赵超.中国美术学院 2013
[4]中国早期青绿山水形态与成因研究[D]. 杨惠东.南京艺术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元朝艺术题跋研究[D]. 储楚.浙江工业大学 2017
[2]宋元文人山水画题款研究[D]. 李辉.渤海大学 2014
[3]元代题跋的审美价值与地位[D]. 张莹.中国美术学院 2009
[4]柳贯年谱[D]. 王振生.郑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12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1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