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俄罗斯当代前卫艺术的历史反思——以1988年“俄国前卫艺术与苏联当代艺术”苏富比拍卖会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6-16 07:59
  本文关注全球视野下的"当代前卫艺术"在大国之间的历史交集,以20世纪当代前卫艺术实践在大国的博弈与合作中,如何作为一种增强国家文化竞争力的策略作为研究问题。在个案研究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美苏争霸"中前卫艺术的境况背景开始,探讨1988年苏富比拍卖公司在莫斯科举办的首次当代苏联艺术品拍卖会的相关拍卖图录、批评和新闻资料,以阐释"苏联当代前卫艺术"在西方语境观察中的复杂性,并进一步剖析20世纪俄罗斯当代前卫艺术的崛起及其对西方大众文化与美术馆权力空间的影响力。在历史反思部分,基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观察方法,重新审视20世纪俄罗斯当代前卫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逻辑关系,由此探讨异质文化、不同区域之间"当代艺术"的知识生产差异性与独特性。 

【文章来源】:艺术评论. 2020,(04)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俄罗斯当代前卫艺术的历史反思——以1988年“俄国前卫艺术与苏联当代艺术”苏富比拍卖会为视角


爱德华·斯坦伯格《构成:10月—11月》,布面油画,120×120cm,1987

油画,布面,爱德华,答案


图8爱德华·斯坦伯格《构成:10月—11月》,布面油画,120×120cm,1987图10伊利亚·卡巴科夫《实验艺术小组的答案》,综合材料,147×370cm,1987

答案,小组,艺术家,材料


图9瓦迪姆·扎哈罗夫《A—4》,布面油画,200×150cm,1985首先,反观20世纪苏联当代前卫艺术家的生活,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境遇形成了一种呼应,艺术家们在西方艺术世界有着相同的遭遇和经历。这种张力关系,同样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艺术界,特别是国际艺术市场的一条重要观察线索。这条走向国际艺术界的路,既包含了中国前卫艺术家在改革开放之后走出国门的渴望与努力,又是一种“东方神话”在西方的被动选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时期俄罗斯大众文化的成因探析[J]. 管玉红.  俄罗斯文艺. 2019(01)
[2]一个“哈欠”的意识形态生成——对1993年《纽约时报》中国当代艺术评论的研究[J]. 苏典娜.  世界美术. 2018(03)
[3]俄罗斯美术三人谈——对话邵大箴、奚静之[J]. 于润生.  美术观察. 2017(06)
[4]浅谈20世纪初俄罗斯的前卫艺术[J]. 邬伟.  艺术教育. 2015(07)
[5]讽拟与乡愁——论社刺艺术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间的悖论关系[J]. 刘胤逵.  俄罗斯文艺. 2012(03)
[6]听从艺术的召唤——俄罗斯当代前卫艺术述评[J]. 王永.  俄罗斯文艺. 2011(02)
[7]马列维奇与至上主义绘画[J]. 高火.  世界美术. 1997(01)
[8]俄罗斯前卫艺术的历程[J]. 鹿镭,乔恩·伯里斯.  世界美术. 1996(01)
[9]动荡时期的俄罗斯前卫艺术[J]. 李本正,安德鲁·所罗门.  世界美术. 1996(01)
[10]苏联——西方相会十五题[J]. 赵文慧.  世界美术. 1990(01)



本文编号:3232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32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7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