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从《简·爱》与《远大前程》的互文性看男女作家主体意识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1-07-08 17:23
  《简·爱》与《远大前程》同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作为女权主义的宣言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鼓舞了女性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决心,也极大的撼动了父权的统治地位,众多学者纷纷从女性意识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探求其价值,使得女性作家的影响力得到提升。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在叙事方法与文体技巧上的成就以及作品中传达的人道主义精神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探究。虽然两部作品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但目前对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却很少。《简·爱》与《远大前程》虽然出自不同性别的作家之手,并且两位作者在生活中也没有任何交往,但两部作品之间却存在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文试图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对二者在成长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存在的模仿、戏拟、否定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从而看出女性作家作品对男性作家创作的影响,以及男性作家对女性作家创作的压制。此外,本文还结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通过两个文本间的对话与解构分析男女作家是如何在创作中体现他们各自的主体意识的,作为男性作家的查尔斯·狄更斯不断在作品中建构自己的男性权威气质,而作为女性作家的夏洛蒂·勃朗特则是努力打破这种男性气质,建构出自己的女性主体意识...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远大前程》与《简·爱》互文性的体现
    第一节 在成长主题上《远大前程》对《简·爱》的模仿
    第二节 在人物形象上《远大前程》对《简·爱》的戏拟
        一 简·爱与匹普的自卑情结
        二 两个复仇的疯女人
        三 狄更斯对《简·爱》中女性性格的逆反
第二章 两个文本间的对话与解构
    第一节 《简·爱》与《远大前程》中作家主体意识的体现
    第二节 两个文本间的对话
    第三节 两个文本间的解构
第三章 男女作家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一节 作家创作中主体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女性作家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三节 男性作家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四节 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远大前程》对《简·爱》的借鉴与反冲及其对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男性气质的建构[J]. 龚静.  外国文学评论. 2011(04)
[2]从互文性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兼论影响研究[J]. 查明建.  中国比较文学. 2000(02)
[3]《简·爱》中疯女人伯莎形象分析[J]. 葛丽娟.  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 1996(04)
[4]也谈《简·爱》中疯女人的艺术形象[J]. 范文彬.  外国文学评论. 1990(04)
[5]为什么顶楼上藏着一个疯女人?——谈《简·爱》的女性意识[J]. 方平.  读书. 1989(09)
[6]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J]. 朱虹.  外国文学评论. 1988(01)
[7]英国女性文学的觉醒[J]. 李小江.  外国文学研究. 1986(02)
[8]狄更斯的创作历程与思想特征[J]. 杨耀民.  文学评论. 1962(06)



本文编号:3272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72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f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