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艺术中的“畏怖”审美范畴探析
发布时间:2021-07-08 17:37
藏传佛教艺术在宗教艺术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一部分因其独特的丑、恐怖、怪诞、庄严、崇高的审美特征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我们用“畏怖”这个词来概括这类艺术的审美特质。藏传佛教所使用的法器、面具、唐卡中有大量“畏怖”类型的艺术品,从普通物质到动物到人,都可以成为“畏怖”的艺术因子。论文从藏传佛教艺术中“畏怖”的审美现象出发,从演绎到推理,界定其内涵与理论范畴,并深入分析“畏怖”的生成背景、美感特点与审美理想。从理论上来看,对于藏传佛教艺术而言以“畏怖”这个词以及相关美学理论范畴作为分析基础,对比藏传佛教艺术中的“畏怖”与已有的、内涵较为接近的审美范畴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抽离出一套最适合解释“畏怖”的理论系统。从文化背景与物质条件来看,对藏族而言,其高原自然生态环境与物质生产生活条件是产生“畏怖”审美的地域条件,西藏强大的宗教背景则由始至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藏民族的审美观,独特的审美心理需要独特的表现方式,视觉上的色彩与线条则是其最重要的组成要素。“畏怖”审美不是简单的生成,而是复杂多样的自然、社会、文化、宗教的交叉影响的结果。从其审美感受以及审美理想来看,“畏怖”之美主要表现为神秘之...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嘎巴拉鼓
噶 图 2.1 嘎巴拉碗”,这是用人的头盖骨做成的一种骷髅碗,为装饰,辅以做工考究的雕刻工艺,嘎巴拉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是藏成轮为本头以现”,
硕士学位论文别踏着莲花日月轮垫上的海螺和贝壳上,男尊右手高举人骨杖,颅器,女尊则右持宝瓶,左手高举果穗。尸林怙主的骷髅身表义摧灭嗔恚心,盛血颅器表义饮魔敌血、五骷髅顶饰表义出生一切(图 2.4),藏语称其为“刚当”,它是藏传佛教密宗的称赞法瑜伽密。现在较为常见的胫骨号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只是其形有妇女因难产而死之后她的胫骨会被家人捐给寺院,寺院把这些黑线缠绕,以铜镶制为管嘴,并刻上龙纹样饰。胫骨号吹响时声主要是驯服鬼神,常被用在佛教重大的喜庆法事活动中,也是密。藏传佛教信徒坚信一个妇女之所以会难产而死,是因为她前世她死后身上的胫骨献出来做成法号,才能洗清她前世的罪孽,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妙相庄严迎吉祥——藏传佛教艺术探析佛析[J]. 东方收藏. 2014(02)
[2]藏传佛教艺术之意象初探[J]. 毕瑞. 佛教文化. 2008(01)
[3]貌似狰狞 心似菩萨──谈谈唐卡中的护法神[J]. 谢丹,魏崴. 四川文物. 1999(02)
[4]藏传佛教对藏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J]. 杨莲. 青海社会科学. 1991(06)
硕士论文
[1]藏传佛教羌姆面具的审美探析[D]. 岳岚.青海民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72026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嘎巴拉鼓
噶 图 2.1 嘎巴拉碗”,这是用人的头盖骨做成的一种骷髅碗,为装饰,辅以做工考究的雕刻工艺,嘎巴拉无上瑜伽密部”举行灌顶仪式的法器,是藏成轮为本头以现”,
硕士学位论文别踏着莲花日月轮垫上的海螺和贝壳上,男尊右手高举人骨杖,颅器,女尊则右持宝瓶,左手高举果穗。尸林怙主的骷髅身表义摧灭嗔恚心,盛血颅器表义饮魔敌血、五骷髅顶饰表义出生一切(图 2.4),藏语称其为“刚当”,它是藏传佛教密宗的称赞法瑜伽密。现在较为常见的胫骨号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只是其形有妇女因难产而死之后她的胫骨会被家人捐给寺院,寺院把这些黑线缠绕,以铜镶制为管嘴,并刻上龙纹样饰。胫骨号吹响时声主要是驯服鬼神,常被用在佛教重大的喜庆法事活动中,也是密。藏传佛教信徒坚信一个妇女之所以会难产而死,是因为她前世她死后身上的胫骨献出来做成法号,才能洗清她前世的罪孽,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妙相庄严迎吉祥——藏传佛教艺术探析佛析[J]. 东方收藏. 2014(02)
[2]藏传佛教艺术之意象初探[J]. 毕瑞. 佛教文化. 2008(01)
[3]貌似狰狞 心似菩萨──谈谈唐卡中的护法神[J]. 谢丹,魏崴. 四川文物. 1999(02)
[4]藏传佛教对藏民族审美心理的影响[J]. 杨莲. 青海社会科学. 1991(06)
硕士论文
[1]藏传佛教羌姆面具的审美探析[D]. 岳岚.青海民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72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7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