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理论视角下《二马》对话翻译中权势关系的再现
发布时间:2021-07-09 03:19
人物对话中往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权势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小说人物角色之间的权势关系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现、建立和维系的,因此在小说对话翻译中准确再现原作人物角色的权势关系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理论,以老舍的小说作品《二马》及其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情态类型、情态量值和情态取向三个层面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角色的对话翻译,旨在探讨译者在对话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原文的权势关系,以期为小说文本中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两个英译本在再现原文对话中的权势关系时存在差异。Julie Jimmerson英译文中的对话翻译总体上倾向于保留原文对话中的情态形式来体现人物的权力地位和语言特点,从而成功再现各人物的权势关系。而William Dolby英译文倾向于改变原文对话中的某些词汇及语法来体现其中的情态意义,使得人物的权力地位在译文中产生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文权势关系的完整再现。因此,在情态理论的指导下,译者在进行小说对话翻译时可从情态类型、情态量值、情态取向三个角度综合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成功再现原文的权势关系。本论文从情态的角度研究...
【文章来源】: 邝曦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1.2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Objective and Questions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Er Ma
2.2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Working Definition
3.3 Theoretical Basis
3.3.1 Modal Types
3.3.2 Modal Values
3.3.3 Modal Metaphors and Orientations
3.4 Analytic Framework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IN TRANSLATION OF DIALOGUES IN ER MA THROUGH MODALITY..
4.1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through Modal Types
4.2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through Modal Values
4.3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through Modal Orientation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阐释学翻译视阈下老舍作品中本源概念翻译策略研究——基于《二马》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个案分析[J]. 袁艳玲,刘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态研究[J]. 高杨. 语文建设. 2016(14)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情态意义互译的转换规律[J]. 李小川.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1)
[4]从人际功能角度剖析商务谈判会话中的权势关系[J]. 杨丽婷.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05)
[5]语言学的视角浅析会话中的权势关系[J]. 段敏. 当代教研论丛. 2014(04)
[6]《二马》中幽默比喻的翻译方法[J]. 廖颖琼,戈玲玲.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2)
[7]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J]. 龚双萍. 外语学刊. 2011(05)
[8]英语人际功能的语言表现形式[J]. 桂永霞.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9]权势与亲疏在话语中的体现形式[J]. 李茹,刘雪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英语的情态手段与语篇类型[J]. 杨信彰.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1)
硕士论文
[1]英汉翻译中情态意义的再现策略研究[D]. 崔田田.南京大学 2019
[2]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下《二马》中反讽话语翻译比较研究[D]. 胡娜.西安理工大学 2017
[3]老舍小说《二马》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D]. 林珺丽莎.广东财经大学 2017
[4]评价理论视角下《二马》及四个英译本的情感分析[D]. 唐宣超.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5]现代汉语“好”族词的情态研究[D]. 陶双.浙江大学 2013
[6]图里翻译规范视角下吉姆逊《二马》英译本的描述性研究[D]. 陈蕾.安徽大学 2013
[7]《二马》的文化冲突与人物塑造[D]. 阳国光.湘潭大学 2013
[8]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看《二马》的英译本[D]. 刘静.西北师范大学 2012
[9]北京人在伦敦[D]. 潘源源.山东大学 2012
[10]从顺应论看《二马》英译本[D]. 何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2909
【文章来源】: 邝曦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ationale
1.2 Significance
1.3 Research Objective and Questions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Er Ma
2.2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Working Definition
3.3 Theoretical Basis
3.3.1 Modal Types
3.3.2 Modal Values
3.3.3 Modal Metaphors and Orientations
3.4 Analytic Framework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IN TRANSLATION OF DIALOGUES IN ER MA THROUGH MODALITY..
4.1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through Modal Types
4.2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through Modal Values
4.3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through Modal Orientations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阐释学翻译视阈下老舍作品中本源概念翻译策略研究——基于《二马》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个案分析[J]. 袁艳玲,刘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态研究[J]. 高杨. 语文建设. 2016(14)
[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情态意义互译的转换规律[J]. 李小川.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1)
[4]从人际功能角度剖析商务谈判会话中的权势关系[J]. 杨丽婷.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05)
[5]语言学的视角浅析会话中的权势关系[J]. 段敏. 当代教研论丛. 2014(04)
[6]《二马》中幽默比喻的翻译方法[J]. 廖颖琼,戈玲玲.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2)
[7]冲突性话语回应策略与权势的语用分析[J]. 龚双萍. 外语学刊. 2011(05)
[8]英语人际功能的语言表现形式[J]. 桂永霞.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9]权势与亲疏在话语中的体现形式[J]. 李茹,刘雪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英语的情态手段与语篇类型[J]. 杨信彰.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1)
硕士论文
[1]英汉翻译中情态意义的再现策略研究[D]. 崔田田.南京大学 2019
[2]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下《二马》中反讽话语翻译比较研究[D]. 胡娜.西安理工大学 2017
[3]老舍小说《二马》两个英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D]. 林珺丽莎.广东财经大学 2017
[4]评价理论视角下《二马》及四个英译本的情感分析[D]. 唐宣超.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5]现代汉语“好”族词的情态研究[D]. 陶双.浙江大学 2013
[6]图里翻译规范视角下吉姆逊《二马》英译本的描述性研究[D]. 陈蕾.安徽大学 2013
[7]《二马》的文化冲突与人物塑造[D]. 阳国光.湘潭大学 2013
[8]从图里的翻译规范论看《二马》的英译本[D]. 刘静.西北师范大学 2012
[9]北京人在伦敦[D]. 潘源源.山东大学 2012
[10]从顺应论看《二马》英译本[D]. 何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72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27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