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维尔比夫人表意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18:12
  维尔比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思想家、语言哲学家、表意学家,致力于研究“意义之意义”问题,其构建的表意学开20世纪意义理论研究之先河,促成了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符号学是意义科学,维尔比夫人以其对意义问题的奠基式探索,被奉为“符号学之母”。追寻意义是人类的内在需求,“所有科学,所有逻辑,所有哲学,所有关于美学,关于伦理,关于宗教的争论”,最终都归结于意义问题。然而何为“意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始终处在悬而未解的境地,甚至很少有人认识到“意义之意义”本身应得到系统的研究。这种境况直至19世纪末,维尔比夫人在学界崭露头角,才得以改变。近年,国际学界认识到,长久以来未被充分重视的维尔比夫人及其表意学理论对人类思想诸领域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出现,但国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真正展开,学术思想史上遗失的这一环有待进一步衔接,本文的写作旨在对此有所助益。开展表意学研究并非仅仅为了完善思想史的脉络,“言”(符号)与“意”之间依旧存在干扰思想认知的矛盾(当然这种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使得表意学理论仍适用于当下,这才是进行研究的真正动力所在。在理论层面回答“什么是意义?”这一问题不是表意学的根...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表意学的研究价值及研究可行性
        一、研究价值
        二、研究可行性
    第二节 表意学研究现状
        一、早期研究
            (一) 主要著作书评
            (二) 渐进的探索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
            (一) 以施密茨为主导的研究
            (二) 以佩特丽莉为主导的再研究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维尔比夫人与表意学
    第一节 接受非常规教育的“漫游者”
        一、漫游者的人生轨迹
            (一) 贵族印记
            (二) 环游世界与宫廷生活
        二、世界课堂与教育反思
            (一) 来自世界课堂的启蒙
            (二) 反思常规教育方式
    第二节 “局外人”的学术探索
        一、学术研究历程与主要成果
            (一) 渐趋明确的“意义”主题
            (二) 表意学的构建之路
        二、表意学思维方式的践行
            (一) 批评质询是对话性思维
            (二) “什么是意义?”的提出
    第三节 何为表意学?
        一、从学科名称的确立释解表意学
            (一) 关于学科名称的推敲
            (二) 表意学与符号学、语义学之关系
        二、从有关界定阐析表意学
            (一) 表意学词条述评
            (二) 表意学的核心主张概述
第二章 表意学“意义三分”问题探讨
    第一节 “意义三分”是表意学的基础理论
        一、“意义三分”概论
        二、对“什么是意义?”的精要回复
    第二节 “意义三分”与表意学的“翻译-解释”活动
        一、意义问题就是“翻译-解释”问题
        二、“意义三分”是表意学“翻译-解释”的依据
    第三节 “意义三分”是表意学发展意味哲学的前提
        一、表意学是“意味哲学”
        二、“意义三分”是“意味哲学”的前提
    第四节 “意义三分”与表意学思维方式及表意教育
        一、恢复母性感知与理性活动的内在关联
        二、表意思维的凝缩与教育的依据
第三章 表意学的意义特性理论
    第一节 模糊性是语言的内在特性
        一、模糊性是表达得以实现的前提
        二、下定义不是释义的万灵药
    第二节 “翻译-解释”的持续进行决定了意义的动态性
        一、符号意义动态观的确立
        二、显明意义神话的破灭
    第三节 可塑性是语言符号同语境的“对话”
        一、可塑性的“对话”内核
        二、感知语境是对话的前提
第四章 表意学的翻译哲学思想
    第一节 思想翻译:表意学的方法论
        一、表意学的“思想翻译”探索
        二、翻译是表意学的方法论
    第二节 可译性新思:“结构相似”与感知
        一、“结构相似”与译“不可译”
        二、“感知”的缺失与翻译中的“存在之被遗忘”
    第三节 “向上的翻译”:对话、意味与伦理
        一、表意学呼吁“向上的翻译”
        二、翻译的对话形式与伦理内涵
第五章 表意学对隐喻之认知属性的确立与阐发
    第一节 隐喻跨域映射的结构相似与相对性“关系”
        一、类比是隐喻的构成机制
        二、隐喻跨域映射的相对性关系
    第二节 隐喻是认知的助力还是阻碍?
        一、隐喻的系统性与隐喻理解的关联性视角
        二、“凸显/隐藏”对应“助力/阻碍”
    第三节 隐喻理解的表意学解读
        一、隐喻理解的“体验/经验”指向
        二、表意学隐喻理解的伦理维度
第六章 以交际为主轴审视表意学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交际的前提:母性与他者意识
        一、礼物逻辑下的母性感知研究
            (一) 表意学的“母性”意识
            (二) 交际的礼物-馈赠逻辑
        二、表意学交际思想的他者维度
            (一) 自我与他者的表意学解读
            (二) 表意学的他者逻辑
    第二节 交际情境的确立:共时关系与言语行为
        一、共时关系是交际情境的真正主题
            (一) 重视交际情境的外因分析
            (二) 共时关系的动态性与复杂性
        二、表意学的言语行为研究
            (一) 表意学研究“感知之物”
            (二) 荷兰表意学运动的承继
    第三节 交际伦理:对话以及回应的义务
        一、巴赫金“对话”理论与表意学的碰撞
            (一) “意义三分”中的对话性
            (二) 巴赫金对话哲学的共鸣
        二、回应是一种义务
            (一) 来自莫斯《礼物》的启发
            (二) 关系在交互“回应”中缔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意学“意义三分”问题探讨[J]. 孙凤,屠友祥.  文艺理论研究. 2018(06)
[2]语言单位:居间介质与话语链——谨以此文纪念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一百周年[J]. 屠友祥.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03)
[3]从莱斯格到布雷阿尔:十九世纪西方语义学史钩沉[J]. 李葆嘉,刘慧.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4)
[4]探求他者:维多利亚·维尔比的表意学浅析[J]. 宋文,张云.  符号与传媒. 2013(02)
[5]表意学与超语言学:维尔比与巴赫金之“对话”——读《表意与理解》[J]. 王永祥.  俄罗斯文艺. 2013(02)
[6]“语义学”称谓考[J]. 贾洪伟.  语言与翻译. 2012(02)
[7]关于负责任的道德主体如何成长的一种哲学阐释——基于对巴赫金道德哲学的解读[J]. 朱小蔓,杨桂青.  全球教育展望. 2011(02)
[8]“语言好客性”与“译‘不可译’”——保尔·利科翻译思想述评[J]. 张晓明.  外语学刊. 2009(05)
[9]《意义学》的中国意义[J]. 唐晓丹.  中国图书评论. 2008(10)
[10]C.K.奥格登的语言理论[J]. 乔治·沃尔夫,榕培.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1(04)



本文编号:3332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332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