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奥秘与虚无 ——对《约伯记》与《卡拉马佐夫兄弟·宗教大法官》的文本解读

发布时间:2021-09-28 15:33
  此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以内证、外证两面,将《约伯记》与《宗教大法官》章中的“无辜”作为文本勾联的解码依据,并以此作为入思界面,描述并提取虚无与虚无主义的发生学模式及其机理;同时,正面回答——由信仰论与知识社会学所要求的问题意识的梳理所产生的意义感问题,论证——神秘主义对虚无主义有效而有限的克服,以及奥秘性崇高对虚无及虚无主义的最终征服——如何可能。本文旨在突破寻常的文论—文本文学性研究,力图揉杂宗教学、知识社会学(分型研究)、以及诠释学—现象学—辨证法三位一体式的文本解读,将术语溯源与逻辑勾联所形成的命题演进,具体地分布于各个章节的具体行文之中,从而构形出《宗教大法官》的寓言而预言的用心所在。 本文以“引言”始,而终于“结语”;以三章共十节为主体内容。 “引言”部分——本文问题意识所由产生的学理依据在于,“是什么”与“什么是”两种相异的认知进路的混淆,遮蔽了意义问题。 第一章《不失忆乃可不失语》,将时间性与意义感作出现象学式的还原,并且在此一还原中见出其信仰行为的意向性构造。要言之,将“记忆”作为充要条件引入,使得本章共三节的文本描述呈现出诠释学循环的运动图...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不失忆,乃可不失语
    第—节 关于《宗教大法官》的本事及其主题
    第二节 作为《宗教大法官》叙事的背景性描述
    第三节 神佑(Divine providence)与奥秘——“约伯问题”的初步审理
第二章 奥秘体验的意义感及其生成性依据
    第一节 螺旋上升:追问自然、虚无、历史、自由
    第二节 渊默中的奥秘与虚无的深渊
    第三节 沉重的时刻——兼及奥秘性崇高
    第四节 虚无主义的发生学逻辑与信仰现象学(哲学)的用心
第三章 虚无主义与作为弥赛亚(主义)情结的魔鬼神话
    第一节 魔鬼神话的“牺牲”精神
    第二节 魔鬼神话的谋杀方案与“哲学的终结”
    第三节 “神话”破灭后,理想主义还是否可能
结语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412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12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a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