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理论视角下《林肯的愤怒》节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1-09-30 02:34
《林肯的愤怒》是美国资料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纪实类小说。该书描述了林肯总统在内战时期如何利用主流报社来稳固政权的真实情况,书中穿插《杰斐逊报》等民主党报社的遇袭事件,反映出媒体与政治之间就言论自由而发生的利害冲突。在语言特色方面,《林肯的愤怒》偏政论风格,行文结构严谨却不乏生动描述的语言,遣词造句体现了语气与情感侧重。笔者选取全书第六、七章作为翻译材料。本文通过选取《林肯的愤怒》节选章节中的典型案例,以M.A.K Halliday的信息理论为翻译指导理论,从句法及语篇层面对信息结构、信息焦点展开分析,旨在明确原文代词指示对象;突出句子的中心信息;实现译文语篇连贯;还原纪实文体特征;传递话语情感等要点。通过分析英语语句信息的基本布局模式来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如保留、调整信息结构及根据焦点提示手段判断译文焦点位置;还有针对语句内部信息的翻译技巧,如增补法、转译法及拆译法,从而克服因中英文句法结构、语法规则、表达习惯等差异造成的诸多翻译问题。笔者希望通过证明信息理论的实用性,从而能够为今后相关的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描述
1.1 选题背景
1.2 翻译材料简介
1.3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与分析
2.1 准备阶段
2.1.1 文本背景
2.1.2 作者简介
2.2 翻译阶段
2.3 分析阶段
2.3.1 文本内容
2.3.2 文本特点
2.3.3 信息理论介绍
2.4 校对阶段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翻译策略案例分析
3.1.1 保留原文信息结构
3.1.2 重组原文信息结构
3.1.2.1 行文视角
3.1.2.2 叙事结构
3.1.2.3 语篇逻辑关系
3.1.3 再现原文焦点
3.1.3.1 词汇手段
3.1.3.2 语序手段
3.1.3.3 句法手段
3.2 翻译技巧案例分析
3.2.1 增补法
3.2.1.1 指示信息的补全
3.2.1.2 文化信息的补充
3.2.2 转译法
3.2.2.1 抽象表达的引申转换
3.2.2.2 主客观信息转换
3.2.3 拆译法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4.1 翻译心得
4.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报社名称及主编中英对照表
附录2 原文
附录3 译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讨英语人称代词汉译及其语义因素[J]. 马秀欢.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非虚构”,抵达真实的另一种方式[J]. 柏琳. 商周刊. 2015(22)
[3]韩礼德与朗布雷克特信息结构理论对比研究[J]. 赵晶. 中国外语. 2014(01)
[4]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J]. 李静. 上海翻译. 2012(04)
[5]信息结构与英汉翻译研究[J]. 张志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10)
[6]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传记文学翻译的影响[J]. 宋蕾. 东南传播. 2012(02)
[7]语篇指示语在英汉互译时的选择和运用[J]. 游渊. 海外英语. 2010(11)
[8]基于信息理论的英汉句层翻译方法研究[J]. 杨晓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02)
[9]信息结构论视角下的句子结构以及因果关系连词的选择[J]. 张静. 成功(教育). 2009(12)
[10]存现句的信息结构分析[J]. 唐玉环. 长沙大学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信息结构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研究[D]. 李冰清.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2]从信息结构的视角看翻译[D]. 王世杰.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4950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项目描述
1.1 选题背景
1.2 翻译材料简介
1.3 选题意义
第二章 翻译过程与分析
2.1 准备阶段
2.1.1 文本背景
2.1.2 作者简介
2.2 翻译阶段
2.3 分析阶段
2.3.1 文本内容
2.3.2 文本特点
2.3.3 信息理论介绍
2.4 校对阶段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3.1 翻译策略案例分析
3.1.1 保留原文信息结构
3.1.2 重组原文信息结构
3.1.2.1 行文视角
3.1.2.2 叙事结构
3.1.2.3 语篇逻辑关系
3.1.3 再现原文焦点
3.1.3.1 词汇手段
3.1.3.2 语序手段
3.1.3.3 句法手段
3.2 翻译技巧案例分析
3.2.1 增补法
3.2.1.1 指示信息的补全
3.2.1.2 文化信息的补充
3.2.2 转译法
3.2.2.1 抽象表达的引申转换
3.2.2.2 主客观信息转换
3.2.3 拆译法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4.1 翻译心得
4.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报社名称及主编中英对照表
附录2 原文
附录3 译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讨英语人称代词汉译及其语义因素[J]. 马秀欢.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非虚构”,抵达真实的另一种方式[J]. 柏琳. 商周刊. 2015(22)
[3]韩礼德与朗布雷克特信息结构理论对比研究[J]. 赵晶. 中国外语. 2014(01)
[4]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J]. 李静. 上海翻译. 2012(04)
[5]信息结构与英汉翻译研究[J]. 张志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10)
[6]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传记文学翻译的影响[J]. 宋蕾. 东南传播. 2012(02)
[7]语篇指示语在英汉互译时的选择和运用[J]. 游渊. 海外英语. 2010(11)
[8]基于信息理论的英汉句层翻译方法研究[J]. 杨晓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02)
[9]信息结构论视角下的句子结构以及因果关系连词的选择[J]. 张静. 成功(教育). 2009(12)
[10]存现句的信息结构分析[J]. 唐玉环. 长沙大学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信息结构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研究[D]. 李冰清.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
[2]从信息结构的视角看翻译[D]. 王世杰.兰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14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1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