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科幻小说汉译英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7 06:07
众所周知,中国科幻小说刚刚起步时,英语国家的科幻小说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彼时,科幻小说的译介帮助中国读者从清朝开始了解科幻小说。时至今日,翻译帮助外国读者看到中国的科幻小说。读者的良好反应让凡尔纳、史蒂文斯的科幻小说扎根在中国,同样也让刘慈欣的作品流行于西方。从奈达的读者反应论看,读者的反馈对科幻小说的翻译研究更加必不可少。读者反应论是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的核心命题之一,其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目标语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否如源语读者阅读原文时一样接收原文信息,取得较高程度的“动态效果”。本论文以读者反应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在论述了中国科幻小说的现状、读者反应论的内涵等基础上,将读者反应论中的重要论点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文学批评中的隐在读者、读者期待视野等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各理论的联系。之后,结合《三体》(刘宇昆译)《三体:黑暗森林》(乔尔·马丁森译)具体实例,分析、比较和评价两个译本在性属问题、文化词汇与科技词汇问题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对于《三体》与《三体:黑暗森林》两个译本,刘宇昆译本以意译为主,直译、增减译和批注辅助;马丁森译本同样以意译为主,...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第二节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国科幻小说源流现状
第二节 读者反应论溯源与争议
第三章 读者反应论与《三体》的翻译策略:性属问题
第一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三体》翻译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三体》中与称谓有关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第三节 《三体》中与气质、形象有关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第四章 读者反应论下的翻译策略:读者期待问题
第一节 隐含读者:作者、译者的群体构想
第二节 读者期待:国内外观众的群体界定和审美期待
第三节 文化要素翻译与读者期待视野
第四节 科幻词汇翻译与读者视野的策略选择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主要收获
第二节 以读者翻译要素看《三体》两个译本的疏漏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城星球”:中国科幻小说的陌生化[J]. 维罗妮卡·霍林格,陈广兴. 中国比较文学. 2015(03)
[2]基于读者反应论的旅游英语翻译策略——以黄山景区的旅游翻译为例[J]. 凌双英.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3]奈达“读者反应论”的误读[J]. 张伶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4]“光荣中华”: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J]. 贾立元.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5]中国科幻与“科幻中国”[J]. 贾立元. 南方文坛. 2010(06)
[6]议读者反应论视角下的文学等效翻译[J]. 赵静.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0(08)
[7]论读者接受与翻译手段之关系[J]. 周红民.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3)
[8]An Overview of Reader-Response Theory[J]. 高扬.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07)
[9]奈达“读者反应论”的源流及其评价[J]. 范祥涛. 外语教学. 2006(06)
[10]论归化异化翻译和奈达的读者反应论[J]. 徐玉苏.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05)
硕士论文
[1]论《三体》英译本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D]. 郎静.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冷酷与温情的纠缠[D]. 杨晨.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1258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第二节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国科幻小说源流现状
第二节 读者反应论溯源与争议
第三章 读者反应论与《三体》的翻译策略:性属问题
第一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三体》翻译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三体》中与称谓有关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第三节 《三体》中与气质、形象有关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第四章 读者反应论下的翻译策略:读者期待问题
第一节 隐含读者:作者、译者的群体构想
第二节 读者期待:国内外观众的群体界定和审美期待
第三节 文化要素翻译与读者期待视野
第四节 科幻词汇翻译与读者视野的策略选择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主要收获
第二节 以读者翻译要素看《三体》两个译本的疏漏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城星球”:中国科幻小说的陌生化[J]. 维罗妮卡·霍林格,陈广兴. 中国比较文学. 2015(03)
[2]基于读者反应论的旅游英语翻译策略——以黄山景区的旅游翻译为例[J]. 凌双英.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3]奈达“读者反应论”的误读[J]. 张伶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4]“光荣中华”:刘慈欣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J]. 贾立元.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5]中国科幻与“科幻中国”[J]. 贾立元. 南方文坛. 2010(06)
[6]议读者反应论视角下的文学等效翻译[J]. 赵静.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0(08)
[7]论读者接受与翻译手段之关系[J]. 周红民.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03)
[8]An Overview of Reader-Response Theory[J]. 高扬.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07)
[9]奈达“读者反应论”的源流及其评价[J]. 范祥涛. 外语教学. 2006(06)
[10]论归化异化翻译和奈达的读者反应论[J]. 徐玉苏.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05)
硕士论文
[1]论《三体》英译本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D]. 郎静.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冷酷与温情的纠缠[D]. 杨晨.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41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4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