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月亮和六便士》中显化隐化策略与译者主体性的呈现

发布时间:2021-11-11 08:46
  本文通过对傅惟慈和李继宏汉译本《月亮和六便士》进行对比,分析译者在显化和隐化翻译策略方面的运用,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呈现。 

【文章来源】:文学教育(上).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显化隐化策略与译者主体性
2. 傅译与李译版中采取的显化和隐化策略
    2.1 外貌信息的翻译
    2.2 心理信息的翻译
3. 译者对显化与隐化策略的实现方式比较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典籍英译的语境补缺与明晰化[J]. 韩孟奇.  上海翻译. 2016(04)
[2]翻译与创作——许钧教授谈莫言获奖及其作品的翻译[J]. 许方,许钧.  小说评论. 2013(02)
[3]翻译中的隐和显[J]. 柯飞.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04)



本文编号:3488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88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f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