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06:41
  明清时期是中国文人雅集发展的黄金时期,尤以江南地区最为突出。惠山竹炉雅集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竹炉雅集是性海禅师和画家王绂发起于惠山听松庵的文人集会,是无锡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雅集之一。明清两代,围绕着惠山竹炉的得失、重制共举办了六次大规模的雅集活动。作为竹炉雅集的延伸,竹炉煮茶,品茗联吟已然成为了明清文人间常见的集会类型,直至民国仍兴盛不衰。明清两代围绕着竹炉雅集产生了大量的诗歌、书法、绘画创作,其中大部分作品都被保留在《竹炉图咏》一书中。有别于之前传统的雅集形式,惠山的竹炉雅集以其在地点、人员上的灵活性和在器物、内涵上的稳定性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惠山竹炉雅集的研究,即为探索这一类我们如今所知甚少的雅集形式的尝试。本文以明清时期惠山竹炉雅集和竹炉诗画为中心,归纳竹炉雅集在时空中的建构过程和继承方式,以期加深对雅集理解。此外,本文通过分析竹炉雅集肇始之地惠山听松庵从普通僧舍到著名文学景观的演变过程,探究文学活动在文学景观形成中的作用。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江南文人雅集的发展历程、竹炉雅集肇始之地惠山的地理环境、文学发展以及惠山寺僧人与文人交往状况三个方面,对竹炉雅集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全面...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


卧云石(来源:政协无锡市梁溪区委员会编《梁溪区文物古迹集》)

故宫博物院,台北


的入风口,当为煮茶用的竹炉无疑。从形制来看,画中竹炉为三足,类似于鼎制,与陆羽《茶经》中“风炉”一条所描绘的铜炉造型相似,可知宋代风炉造型基本沿袭唐代。由画作细节可以看出,南宋的竹炉由火炉和竹编装饰套两部分组成,这种做法不仅方便了斗茶时携带,同时也极大增强了竹炉的观赏性。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被认为是对刘松年《茗园赌市图》风格的模仿,图中亦绘有竹炉,但是外观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赵孟頫画中竹炉仍是采用火炉外套有竹套的结构,但是此时的竹套更为精致,竹炉的造型也由鼎形发展至圆柱形。图1刘松年《茗园赌市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2赵孟頫《斗茶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元代人们仍以竹炉作为煮茶器具,这在元人所作的茶诗中可见一斑,如谢应芳“午梦觉来肠欲沸,松风吹响竹炉边”2(《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萨都剌“半夜竹炉翻蟹眼,卧听风雨下湘江”3(《谢惠人茶》)等,遗憾的是,在出土的元代茶器以及壁画中,并未发现任何竹茶炉的形象,所以我们难以断定元代竹炉的具体形制。到了明代,用竹茶炉煮茶开始受到文人喜爱,并逐渐进入品鉴的视野,成为文人茶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装点,其中惠山竹炉更是成为明代文人最为喜爱的茶器之一,几百年间不断地被复制、题咏,推动了明代文人茶事活动的繁荣。1(宋)方岳.次韵君用寄茶[A].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六十一册第3194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38288.2(元)谢应芳.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A](元)谢应芳撰.四部丛刊三编集部龟巢稿第1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342.3(元)萨都剌.谢惠人茶[A].(元)萨都剌著.雁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08.

故宫博物院,台北


??兄衤???悖?嗨朴诙χ疲?肼接稹恫杈??中“风炉”一条所描绘的铜炉造型相似,可知宋代风炉造型基本沿袭唐代。由画作细节可以看出,南宋的竹炉由火炉和竹编装饰套两部分组成,这种做法不仅方便了斗茶时携带,同时也极大增强了竹炉的观赏性。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被认为是对刘松年《茗园赌市图》风格的模仿,图中亦绘有竹炉,但是外观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赵孟頫画中竹炉仍是采用火炉外套有竹套的结构,但是此时的竹套更为精致,竹炉的造型也由鼎形发展至圆柱形。图1刘松年《茗园赌市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2赵孟頫《斗茶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元代人们仍以竹炉作为煮茶器具,这在元人所作的茶诗中可见一斑,如谢应芳“午梦觉来肠欲沸,松风吹响竹炉边”2(《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萨都剌“半夜竹炉翻蟹眼,卧听风雨下湘江”3(《谢惠人茶》)等,遗憾的是,在出土的元代茶器以及壁画中,并未发现任何竹茶炉的形象,所以我们难以断定元代竹炉的具体形制。到了明代,用竹茶炉煮茶开始受到文人喜爱,并逐渐进入品鉴的视野,成为文人茶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装点,其中惠山竹炉更是成为明代文人最为喜爱的茶器之一,几百年间不断地被复制、题咏,推动了明代文人茶事活动的繁荣。1(宋)方岳.次韵君用寄茶[A].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六十一册第3194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38288.2(元)谢应芳.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A](元)谢应芳撰.四部丛刊三编集部龟巢稿第1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6:342.3(元)萨都剌.谢惠人茶[A].(元)萨都剌著.雁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08.


本文编号:3488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488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