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文化缺失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15:23
  综观中国期刊网,有关《红楼梦》文化翻译的论文虽不胜枚举,但这个论题仍存在可研究的空间,已发表文章在底本选择和研究方法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也未能突出“文化”研究。为此,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作翻译的《红楼梦》中的典型文化元素的缺失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分析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并从主客观方面对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及补偿策略进行探讨。本文选取中国文化特有的尊谦称谓、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俗语和极具中国特色的宗教文化为案例,从整体分析这些文化缺失现象的主客观原因。本文由绪论、理论框架、论文主体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一章包括《红楼梦》的英译本介绍,目前有关《红楼梦》文化翻译研究现状以及对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相关介绍。第二章是论文主体,介绍了文化翻译的概念和文化翻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运用文化翻译理论对杨戴译本中尊谦称谓、富有文化特色的俗语和宗教文化进行分析。第三章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及补偿策略。 

【文章来源】:温州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方法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一章 《红楼梦》英译情况
    第一节 《红楼梦》的英译情况
    第二节 《红楼梦》文化翻译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第三节 杨宪益戴乃迭与《红楼梦》翻译
第二章 杨戴译本文化翻译研究
    第一节 文化翻译与文化缺失
    第二节 称谓文化翻译
    第三节 俗语文化翻译
    第四节 宗教文化翻译
第三章 文化缺失的原因与补偿策略
    第一节 文化缺失的原因与补偿策略
    第二节 杨戴译本文化缺失的原因
    第三节 杨戴译本的翻译补偿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楼梦》百年跨文化阐释谫论[J]. 俞晓红.  文艺理论研究. 2018(02)
[2]英汉习语翻译中的文化缺失与补偿[J]. 王涛.  英语广场. 2018(02)
[3]杨宪益英译《红楼梦》研究现状与启示——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的分析[J]. 辛红娟,谢贶颖.  云梦学刊. 2016(05)
[4]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可译性限度及其补偿策略研究[J]. 闫凤霞.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5]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熊兵.  中国翻译. 2014(03)
[6]《红楼梦》中的俗语修辞及其英译[J]. 冯全功.  红楼梦学刊. 2014(01)
[7]新世纪《红楼》译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国内学术期刊的数据分析(2000—2010)[J]. 冯全功.  红楼梦学刊. 2011(04)
[8]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红楼梦》中俗语翻译对比研究[J]. 杜雅靓,任亮娥.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5)
[9]《红楼梦》习语翻译文化特色的处理[J]. 李琼.  成功(教育). 2009(11)
[10]《红楼梦》中的习语及其翻译研究[J]. 刘泽权,朱虹.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06)

博士论文
[1]《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 严苡丹.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2]他乡的石头记:《红楼梦》百年英译史研究[D]. 江帆.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分析《红楼梦》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本中的习语翻译方法[D]. 张佳安.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2]《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研究[D]. 李钰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功能对等理论下《红楼梦》中文化意象的翻译[D]. 陈苗苗.福建师范大学 2012
[4]《红楼梦》杨译本习语研究[D]. 韦敏.广西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426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426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