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中国古代文体学的本体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05:57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复兴于1980年代,迄今为止,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主要遵循两种思路:总体研究和分体研究,总体研究致力于古代文体分类理论的梳理和分析,以及从宏观上解析古代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乃至思维方式对文体学的影响,从批评方法角度总结文体批评的特征。分体研究则主要从“时代”、“文体”、“著作”(批评家)三个方面入手,分段、分体、分人进行更加微观的讨论。在这两种思路指引下,有关古代文体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专门从“本体”层面去认识和考察中国古代文体学理论、实践及其价值。所谓文体学的“本体”,指促使文体学发生、代表文体学本质的本体意识、本体精神,它普遍地存在于文体理论当中,并时时指导着文体批评实践。本体研究,将有助于打破目前对于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固有视野,发掘古代文体学的真正源头,揭示其本质特征,从而将相关讨论引向深入。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历史的梳理,提出了“生命本体”和“经学本体”的概念,认为它们实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的两大支柱,塑造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理论品格并指导着文体学的批评实践。“生命本体”与“经学本体”指导下的文体批评及其理论,虽...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上编 古代文体学的生命本体论
    第一章 心生而言立:生命之体与文之体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体学“生命化批评”现象略述
            一、生命化批评的特征
            二、生命化批评的的影响
        第二节 溯源、梳理、比较、断代:前贤研究此问题的角度
            一、溯源、梳理式研究
            二、比较、断代式研究
    第二章 生命之美:文体学生命本体意识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思维—文字—文体:诗性思维的影响
            一、“诗性思维”的概念
            二、作为传承者的汉字
        第二节 对生命之美的特别推崇:美学传统的影响
            一、道家的生命美学思想
            二、儒家的生命美学思想
            三、佛教的生命美学思想
        第三节 艺术理论的泛生命化传统的影响
            一、音乐起源论的泛生命化意识
            二、音乐功能论的泛生命化意识
        第四节 为生命言说的文论传统的影响
            一、为人之生命言说的传统
            二、为自然之生命言说的传统
    第三章 有意味的形式:文体理论中的生命本体意识
        第一节 “文体即人”:关于文体与个体生命之关系的理论
            一、“气”所包含的生命意蕴
            二、“文气”说的四重内涵:文体与个体生命的关系
            三、“文如其人”的生命美学内涵
        第二节 文体与自然生命、群体生命之关系的理论
            一、物感说:人与物的生命互动以及文体的产生
            二、山水文体理论:对言说山水生命之美的倡导
            三、史传文体理论:“实录”论与文体功能论中的生命意识
            四、文分南北:从风格学角度对文体学生命本体意识的展示
        第三节 “诗能穷人”、“诗能达人”:文体对于文士影响的理论
            一、诗能穷人:文体对文士命运的影响理论之一
            二、诗能达人:文体对文士命运的影响理论之二
    第四章 一味妙悟:文体批评倾向中的生命本体意识
        第一节 文体批评中的“重神”倾向
            一、“形”、“神”问题的思想探源
            二、人物品评的“形”、“神”理论及其对文体批评的影响
            三、“重神轻形”:“重神”倾向表现之一
            四、“形神并重”:“重神”倾向表现之二
        第二节 文体批评中的“尚悟”倾向
            一、“博观”与“虚静”:“尚悟”论的前提
            二、整体把握:“尚悟”倾向表现之一
            三、瞬间领悟:“尚悟”倾向表现之二
        第三节 文体批评中的“求新”倾向
            一、“文律运周、日新其业”:“求新”倾向的思想基础
            二、文体更迭论:“求新”倾向表现之一
            三、文体借鉴论:“求新”倾向表现之二
下编 古代文体学的经学本体论
    第一章 “文本于经”:经学本体的确立
        第一节 经学确立两个原因
            一、由思想理论转变为统治思想
            二、由一般学术思想转变为思想界的霸主
        第二节 巫祝—儒士—诸子:“文本于经”理论的历史渊源考察
            一、作为文体创始人的巫祝
            二、儒士对巫祝文体的继承与散播
        第三节 经学家解读“文本于经”的两种思路
            一、对“文本于经”的实用性解读
            二、对“文本于经”的审美式解读
    第二章 文体功能论:文体理论中的经学本体意识
        第一节 经学视野下的文体功能论之一:明道论
            一、“文以明道”论的提出
            二、经学本体意识与文、道关系的演变
        第二节 经学视野下的文体功能论之二:美刺论
            一、经学美刺论的形成及其向文体学的辐射
            二、经学的讽谏理论及文体学“主文谲谏”传统的形成和影响
        第三节 经学视野下的文体功能论之三:教化论
            一、诸经中的教化论及其向文体学的辐射
            二、教化论的“民间化”内涵及其在“民间化”文体中的体现
    第三章 秩序的建立:文体批评倾向中的经学本体意识
        第一节 文体批评中的“尊古”倾向
            一、经学“尊古”思想的形成
            二、古体为尊,近体为卑:“尊古”倾向表现之一
            三、文体复古的三种诉求:“尊古”倾向表现之二
        第二节 文体批评中的“崇雅”倾向
            一、经学“正名”思想的形成
            二、崇正抑变:“崇雅”倾向表现之一
            三、崇雅抑俗:“崇雅”倾向表现之二
        第三节 文体批评中的“尚简”倾向
            一、经学“尚简”思想两重内涵的形成
            二、对简约文辞及蕴藉风格的推崇:“尚简”倾向表现之一
            三、对简明文辞与质实风格的推崇:“尚简”倾向表现之二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词学批评中的唐诗话语[J]. 袁志成.  青海社会科学. 2011(06)
[2]“立体”和“剬范”:《文心雕龙》“三礼”批评的意义旨归[J]. 高林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3]中国古代文体学范畴的理论谱系[J]. 李建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4]《文章正宗》“四分法”的文体分类史地位[J]. 任竞泽.  北方论丛. 2011(06)
[5]“简言达旨”:“《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话语的会通[J]. 张金梅.  兰州学刊. 2011(10)
[6]中国古代文体学的本体论价值[J]. 李建中.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7]批评文体的“第二形式”[J]. 李小兰,李建中.  文学评论. 2011(05)
[8]论宋代小说的雅俗之变及其文化精神[J]. 李军均,曾垂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9]试论汉代碑铭序文中的变体、破体现象[J]. 崔瑞萍.  晋阳学刊. 2011(04)
[10]清代词学视野中的诗词差异论[J]. 胡建次,周永忠.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本文编号:3549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49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3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