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00:39
  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三四十年的融合与创新之后,有了新的定位和发展动向。大多数人们能够正确看待装置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不再有评论家去争论装置艺术究竟是不是艺术,艺术究竟要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今天的艺术是开放的、多元的,更是平民化的艺术。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出现了很多的优秀艺术家,是他们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徐冰,便是一位身体力行,热衷于实验创新的艺术家。徐冰,是我国当代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者之一。他独特的艺术创作视角,一丝不苟的态度,真挚的人文情怀,是他从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艺术界瞩目的原因。徐冰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是他的艺术本质不曾改变。他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公众。他总是能在两种紧张的对峙中寻求一种和谐的力量,体现出惊人的智慧,让人眼前一亮。换句话说,他总是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从生活中找到最简单的方式去帮助人们突破的其个体局限。徐冰的艺术一路走来,为当代艺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总是能抓住时代发展的命脉,扬长避短,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艺术将持续会对社会、艺术家以及公众...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研究


徐冰作品《析世鉴——天书》,1987-1991年

天书,作品,文字


念的颠覆与超越。在上世纪八五新潮时期艺术家掀起了一股“文字热”的潮流,对于文字符号的运用颇为流行。除了徐冰以外,谷文达与吴山专从“文革”时期的大字报吸取了创作灵感,也对文字符号进行了尝试。谷文达发现了错误文字的魅力之处。他通过对文字的并置、消解、挪用再画上一些符号让字体更醒目,企图以犯错误的形式挑战权威的文字及书写规范,错误是一种对传统的反叛。而吴山专则是通过对大字报整体的视觉样式的转换来达到对文字的戏谑。他的作品虽然采取了大字报的样式,但是内容通常是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及日常琐图2-2,徐冰作品《析世鉴——天书》(局部)

作品,文字


第二章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的逻辑推进17事,阅读起来又显得“没头没脑”。不管艺术家采用什么艺术语言和方式,他们都是试图通过对传统媒介的消解来达到对艺术的颠覆。但是与谷文达等人的文字系列作品相比,徐冰的文字艺术更具有文化意味。对于文字的运用也相对没那么粗糙和泛用,这一点从徐冰的艺术创作态度上不难发现。徐冰画了四年时间用一把把刻刀雕刻着人们“熟悉的”文字,每一刀都是艺术家精心思考的结果。《析世鉴》(图2-2)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字,但是这并不是徐冰真正的目的,他在这场文字游戏中展现了更大的“野心”。他想把这些精心设计出来的伪汉字做成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籍,具有传统书籍装帧形式的一本书。在艺术传播的过程中,除了传播他的现代艺术观念以外,也让观者重新审视我们传统文字的无限魅力。正是因为这件作品带给人太多的震撼,所以这件作品走向了国际,让更多的人以这种戏谑的方式认识了中国的“方块字”,同时又对真正的方块字充满了好奇。正是因为这件作品的“无意义”反而让作品充满了更多意义。让不同文化的人在这件作品面前都无从下手,达到了人人平等,平等背后的各种解读也显得十分自由。2.拓印长城——《鬼打墙》徐冰以“文字”为媒介创作的《析世鉴—天书》(图2-1)在上世纪八十年末一举成名,名扬海内外,为徐冰之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矗但是徐冰追求艺术的步伐却从未停歇过。在九十年代初,徐冰选择用“长城”这个富有历史与文化图2-3徐冰作品《鬼打墙》,1990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利益问题[J]. 杨莹雪,陈彦超.  金融经济. 2019(08)
[2]专访徐冰:前卫的核心——以社会现场的敏感改造旧有的艺术方法论[J]. 苏典娜,徐冰.  美术观察. 2018(11)
[3]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分析[J]. 金斌斌.  绿色环保建材. 2018(09)
[4]当代艺术中的社会关怀——社会介入性当代艺术创作研究[J]. 张滨,赵媛媛,叶洪图.  建筑与文化. 2018(05)
[5]中国当代先锋艺术中的长城[J]. 陈涛.  当代文坛. 2017(04)
[6]当代艺术家介入公共艺术的研究—以徐冰为例[J]. 苏典娜,王嘉妮.  装饰. 2015(11)
[7]媒介的开放与自媒体的发展对当代艺术审美转向的影响[J]. 胡清清.  艺苑. 2015(03)
[8]徐冰:不依靠传统,依靠什么?——徐冰“凤凰”亮相纽约[J].   收藏与投资. 2014(Z1)
[9]凤凰:中国重生,纽约起飞——徐冰雕塑作品亮相圣约翰大教堂[J]. 凯洛-沃盖尔.  中国艺术. 2014(01)
[10]徐冰和他的《地书》[J]. 孙冰.  中国经济周刊. 2012(24)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D]. 王明洁.华南理工大学 2012
[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研究[D]. 袁利华.西南政法大学 2012
[3]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 刘立宇.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



本文编号:3567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567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b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