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
发布时间:2022-04-27 19:20
在"媒介即信息"的消费社会中,电子媒介带来的技术变革不仅影响到文学形态及其审美的变化,还带来相应的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随着媒介地位的提升,文学批评的标准从艺术性、审美性向技术性、商业性转移。信息交互带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打破了传统学院派对文学话语权的掌控,使得文学批评的主体得到扩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对象——文学文本也发生巨大变异,网络文学、新媒体文学、话本小说、微文学等批评对象的审美特性及运作机制与传统文学相比差异较大。由于学院派、媒介、读者、作者等不同批评主体秉持的传统审美理念,不能有效地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文本进行有效阐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不及物、空洞化、批评标准的模糊性、批评实践的以偏概全等问题。我们呼唤建构一种立足于文本自身的本文诗学,以应对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的审美变异。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标准的审美变异
二、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对象的审美变异
1.小说类
2.杂文类
3.剧本类
4.微文学
三、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主体的审美变异
1.学院派批评
2.媒介批评
3.个体读者批评
4.作者批评
四、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
1.文学批评的不及物状态
2.文学批评的空洞化
3.文学批评标准的模糊性
4.文学批评的以偏概全
五、呼唤回归文本的文学批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网络文学评价标准的必要与可能[J]. 欧阳友权. 学术研究. 2019(04)
[2]文学审美批评传统及其当代走向[J]. 胡铁生,宁乐.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1)
[3]网络文学批评对文论逻辑原点的调适[J]. 欧阳友权.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J]. 邵燕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8)
[5]论“微时代”的“微文学”[J]. 胡友峰.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6]本文诗学建构的理论语境[J]. 胡友峰.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7]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J]. 邵燕君. 南方文坛. 2011(06)
[8]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知识空间的重组[J]. 胡友峰. 文学评论. 2010(05)
[9]“本文诗学”论[J]. 胡友峰.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6)
[10]理性诗学的困境与本文诗学的重建[J]. 胡友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2)
本文编号:3649030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标准的审美变异
二、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对象的审美变异
1.小说类
2.杂文类
3.剧本类
4.微文学
三、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主体的审美变异
1.学院派批评
2.媒介批评
3.个体读者批评
4.作者批评
四、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
1.文学批评的不及物状态
2.文学批评的空洞化
3.文学批评标准的模糊性
4.文学批评的以偏概全
五、呼唤回归文本的文学批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立网络文学评价标准的必要与可能[J]. 欧阳友权. 学术研究. 2019(04)
[2]文学审美批评传统及其当代走向[J]. 胡铁生,宁乐.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1)
[3]网络文学批评对文论逻辑原点的调适[J]. 欧阳友权.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4]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J]. 邵燕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8)
[5]论“微时代”的“微文学”[J]. 胡友峰.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6]本文诗学建构的理论语境[J]. 胡友峰.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7]面对网络文学:学院派的态度和方法[J]. 邵燕君. 南方文坛. 2011(06)
[8]反本质主义与文学理论知识空间的重组[J]. 胡友峰. 文学评论. 2010(05)
[9]“本文诗学”论[J]. 胡友峰. 文艺理论研究. 2008(06)
[10]理性诗学的困境与本文诗学的重建[J]. 胡友峰.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2)
本文编号:3649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4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