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1 21:22
朱孟震在明代中后期享有盛名,在文坛上不仅与“后七子”复古派互动密切,与吴国伦、张佳胤、王世懋诸公多有诗文唱和,被视为复古派的拥趸;而且其文坛影响与文化写作还随其辗转各地的仕宦而不断变化,其中,隆万年间,与陈芹、盛时泰、魏学礼、莫是龙等数十人结金陵青溪诗社,名震一时。在政坛上,朱孟震为官近二十四年,历任南比部尚书郎、渝州太守、河南宪副、潼关兵备副使、四川按察使、贵州左辖、顺天尹、山西巡抚,足迹迨遍九州,戍守边疆而民安,办理公务而吏治。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兼具作家与官员双重身份。因此,研究朱孟震及其创作,不仅对了解其文学成就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了解明中后期官员型文人的文化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本文共分三个章节,旨在考证朱孟震生平事迹,梳理作品行文,以求全方面还原一个明末中后期典型的官员型文人的形象。第一章为朱孟震生平研究,考证朱孟震的家世、生平经历。通过研究朱孟震的家世,说明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通过论述朱孟震的宦游,考察朱孟震的生平事迹,进一步看到明代中晚期走向仕途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第二章为朱孟震著述研究。据其本人著述以及相关文献记载,略考其著述版本卷次、刊刻时间、基本内容、书目著录...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结构
第一章 朱孟震家世宦游研究
第一节 家世考
第二节 宦游考
一、南京时期
二、四川时期
三、陕西时期
四、山西时期
五、贵州时期
六、北京时期
第二章 朱孟震著述考证研究
一、《郁木生吟稿二卷》
二、《朱秉器诗集四卷》
三、《朱秉器集八卷》
四、《朱秉器全集六种》
五、《河上楮谈三卷》
六、《汾上续谈一卷》
七、《浣水续谈一卷》
八、《游宦余谈一卷》
九、《西南夷风土记一卷》
十、《玉笥诗谈两卷续一卷》
第三章 朱孟震交游诗文考略
第一节 交游诗文综考——以文体与对象为中心
一、以文体为中心的考察
二、以对象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节 交游诗文分考——以南京与四川为中心
一、南京时期交游诗文考论
二、四川时期交游诗文考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朱孟震年谱新编》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笺文文体属性辨析[J]. 米臻.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明代赠序文创作的应用诉求与夸饰规避[J]. 刘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明朝代藩刻书兴盛的政治文化环境论略[J]. 侯秀林.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书牍”考[J]. 陈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5]明朝朱之蕃、朱孟震、潘之恒生卒年考[J]. 侯荣川.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6]沈德符《野获编》“四六”条笺证[J]. 李金松.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1(03)
[7]明代博学思潮与文论——以杨慎为例的考察[J]. 吕斌. 文学评论. 2010(01)
[8]明代博学思潮发生论[J]. 吕斌. 中国文化研究. 2008(02)
[9]书牍类文体[J]. 吴承学,刘湘兰.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5)
[10]云南史料笔记叙录[J]. 杨林,段润秀. 昆明大学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作者身份与中国古代文学活动[D]. 石中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晚明江南诗学研究[D]. 张清河.武汉大学 2012
[3]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D]. 陈长文.浙江大学 2006
[4]唐代唱和诗研究[D]. 岳娟娟.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明代金陵青溪社与江左风流[D]. 陈艳.西南大学 2018
[2]晚明江西文言小说研究[D]. 邹佳锦.赣南师范学院 2013
[3]金銮及其著述研究[D]. 周军.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75414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结构
第一章 朱孟震家世宦游研究
第一节 家世考
第二节 宦游考
一、南京时期
二、四川时期
三、陕西时期
四、山西时期
五、贵州时期
六、北京时期
第二章 朱孟震著述考证研究
一、《郁木生吟稿二卷》
二、《朱秉器诗集四卷》
三、《朱秉器集八卷》
四、《朱秉器全集六种》
五、《河上楮谈三卷》
六、《汾上续谈一卷》
七、《浣水续谈一卷》
八、《游宦余谈一卷》
九、《西南夷风土记一卷》
十、《玉笥诗谈两卷续一卷》
第三章 朱孟震交游诗文考略
第一节 交游诗文综考——以文体与对象为中心
一、以文体为中心的考察
二、以对象为中心的考察
第二节 交游诗文分考——以南京与四川为中心
一、南京时期交游诗文考论
二、四川时期交游诗文考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朱孟震年谱新编》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笺文文体属性辨析[J]. 米臻.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2]明代赠序文创作的应用诉求与夸饰规避[J]. 刘洋.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明朝代藩刻书兴盛的政治文化环境论略[J]. 侯秀林.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书牍”考[J]. 陈晨.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5]明朝朱之蕃、朱孟震、潘之恒生卒年考[J]. 侯荣川.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6]沈德符《野获编》“四六”条笺证[J]. 李金松.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1(03)
[7]明代博学思潮与文论——以杨慎为例的考察[J]. 吕斌. 文学评论. 2010(01)
[8]明代博学思潮发生论[J]. 吕斌. 中国文化研究. 2008(02)
[9]书牍类文体[J]. 吴承学,刘湘兰.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5)
[10]云南史料笔记叙录[J]. 杨林,段润秀. 昆明大学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作者身份与中国古代文学活动[D]. 石中华.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晚明江南诗学研究[D]. 张清河.武汉大学 2012
[3]明代进士登科录研究[D]. 陈长文.浙江大学 2006
[4]唐代唱和诗研究[D]. 岳娟娟.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明代金陵青溪社与江左风流[D]. 陈艳.西南大学 2018
[2]晚明江西文言小说研究[D]. 邹佳锦.赣南师范学院 2013
[3]金銮及其著述研究[D]. 周军.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75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675414.html